美文网首页超级个体笔记全集
【超级个体】27/30日报

【超级个体】27/30日报

作者: 得到超级个体 | 来源:发表于2016-12-06 09:49 被阅读151次
不再犹豫

第四周:碎片化时代

《超级个体》提问官古典的每日一问:27/30

今天谈到了碎片化时代的三种核心能力,整合分拆、后台多线程前台专注能力、清空能力。你的强项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技巧可以分享?

整合拆分能力——针对管理和商业的案例及认知。

from 陈欣祺 | HR | 江苏常州

不敢说哪项算是强项,只能说,如果这三项排序的话,我应该是整合拆分能力>后台多线程前台专注能力>清空能力。

这里就专门谈一下我自己的整合拆分能力——针对管理和商业的案例及认知。

因为要承担公司讲师的工作,所以平日里需要扩充自己的通识教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刻意练习(当时并不知道这就叫刻意练习)自己对于各种管理和商业案例和认知的敏感度和记忆,以便在讲课时的使用。不知不觉,我似乎“长出”一种技能——对于案例和认知可以过目不忘,然后在讲课时随时取用,准确复述。

整理回忆,发现自己的做法是这样的:

1. 认识自己的需求。其实这一点很重要。我姐姐常常嘲笑我,记忆力不好——她连好几年前见过的人、什么原因、什么场合、穿什么吃什么都记得门清,而我好像跟失忆一样完全忘记;在餐桌上,我爸爸提起他的同事同学,什么时候我们见过,我姐也能如数家珍,而我完全懵逼。其实这都跟自己的需求有关。我认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就是噪音,所以就会发自内心的屏蔽和过滤,而我的课程里面需要大量的管理和商业案例,如果有商业新闻或者优秀管理者的金句,我就很容易关注(像李翔商业内参里的内容)

2. 提炼萃取。有了好奇心之后,我会做的是,就是在每次听到有用的案例和金句时,都会试图从中萃取出里面的“元认知”或者叫规律、概念(这是李笑来老师讲过的)。比如这次罗胖的《巨婴》一讲中提到的“觉知”,这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它的概念或者本质就是“慢一拍行动”,而“慢一拍行动”的本质就是跳出来做自己的观察者。这个概念似乎很熟悉了。就会进行下一步动作。

3. 联想。这一部动作就是根据提炼萃取出来的概念,进行联想和连接。上一步里提到的“觉知”,其实和《第三选择》里谈到的“我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以及《当下的力量》《正念的奇迹》都谈到的概念如出一辙,“成为是自己的观察者”。

4. 反复使用。对于自己比较有触动的观念或者元认知,在短期内,我会有意识的反复使用。这种使用包括,复述给周围人听,还有一种就是看到周围的事,就试图去找这个元认知里面可以联系起来的地方。还是拿“觉知”这个概念打比方,我今天正好看到了一个员工和部门同事的冲突,我在处理冲突的时候就会调用这个概念去劝导化解。既然是元认知,最底层的概念,在很多事情中,都可以找到共同性的。

其实这些金句或者案例,我很少去专门记录(我试过,但是效果不好,还占用时间)。反而是上述方法,能够让这些案例和概念“过目不忘”。

清空能力——针对选择困难症患者

from小霞儿-电力设计-昆明

我认为是清空能力,我原来是一个重度的选择困难症患者,因为选择与我们对选择结果的想象已经占尽我大脑的带宽,导致我无法踏出选择的一步。

怎样来做放空?第一步是脱离自我的想象,有一句英文是“down to earth”,当我们不去臆想这些“好处”的时候,其实选择哪个都无所谓了,喜欢说“随便”的人,他们有一部分是不敢做决策,一部分是懒得决策。

为什么我们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当局者有存量,太多的事情和想象占据了大脑带宽,被束缚在自己的大脑系统内,而旁观者没有负担,格局相对较大。我们会想象很多如果选择了A之后能享受到的好处,然后转向B,想象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当做出一种选择之后,我们会恐惧对另一个选择的放弃。但事实很可能是,尽管得到了,也没有什么价值。

还有一种情况是,看着A好像不错呢,再看看B,也有特点。但最后选择的关键是,A或B的其中哪一点打动了你,其他的理由就都不用理会了,问题是,我们找不到能打动我们的那个点。

当做选择和决策的时候试着将自己抽身出来,这也许会比较难,我会试着在平时自我锻炼,当我专注一件事情太久而无法获得进展的时候,大脑自己提醒一下,这种思路是不是不对?然后适当调整,就算这步多余或者错误,但起码这种意识已经训练到了。所以,当我做选择再纠结的时候,会跳出来一个自己说“她又在纠结了。对她的实际情况来说,选择A会更好一点。”好,不想了,选A!

另一种准备学习的方法是,拿一张纸,写下A和B的好处和坏处,我对这两者的了解。当写到某一点的时候,其实大脑已经有“叮”的那一刻,知道答案了,因为已经找到了足以打动我的一个点。

三种能力践行者——针对从来没有认真分析过这些能力的边界和具体用途的人

from段扬扬-IT工程师-杭州

整合拆分能力我觉得最典型的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就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不管是书籍还是微信公众号文章,又或者是得到专栏文章,每一种输入形式都有自己内在的价值,如何挖掘这些不同来源信息的共同价值,其实就是一种整合分拆的能力。大量的阅读后就会特别想和别人分享,这个过程就是把知识再次进行分拆的过程,因为你需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点给出合适的信息。分享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演讲、聊天也可以是写作,面对不同的人群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输出。自己目前一直在每天坚持阅读和写作,所以整合分拆的能力应该算是还不错的一点。

多线程其实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上的概念,作为一个程序员对这个概念一点都不陌生。在单核计算机时代,所谓的多线程其实是靠CPU时间片轮转实现的,到了多核时代,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线程。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单核的,需要思考的事情一般是很难做到多线程的,古典老师提到的盖茨的例子,其实也是利用时间片轮换的原理,只是盖茨的时间片切换时间很短。我理解的多线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同时做不全部用脑的事情,比如你可以在跑步的时候听罗辑思维的节目,你可以在坐车的时候看得到专栏的文章,你还可以在旅行中感受风景,构思写作主题;第二种情况是利用时间片轮换的原理同时做多件事,比如你同时需要处理两件事,但是两件事都有一部分是需要依赖外部协作的,例如你要等待其他同事的配合,那么你就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优先去处理另一件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前后台切换、任务的挂起和恢复都是这个原理。第一种情况自己觉得做得还可以,一直是在践行,第二种情况也在尝试,只是还没有完全地炉火纯青。

清空能力就是不要依恋自己的存量,说得通俗一点是不能吃老本。现在社会那种学会某种技能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可能仅仅存在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比如医生、律师等,其实这个职业也需要不断的积累,只是他们的提高具有连续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职业其实都不能说可以做一辈子,比如说十年前基本上没有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也没有移动开发这个角色,更没有旅游体验师这样的角色,只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其实现在还很难说。保持一种清空能力,可以让自己不断接受新事物,摒弃依赖的心理,让自己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这样的能力可以让每个人在不确定的未来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清空能力自己做得也还可以,我曾经清空了自己的嵌入式基础,从零开始转型做互联网开发,没有死抱着过去的存量,最近几年的疯狂学习让自己在这个行业站稳了脚跟,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清空能力还是不错的。

整合拆分和清空的能力小达人——有自己独特的小方法

from Clare-项目管理-上海

不敢说自己哪一项很强,只能从这三项中谈谈自己相对更有优势的项目。应该是整合拆分和清空的能力。

整合拆分的能力我想是来自于大量阅读。尤其是阅读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进入主题阅读了。主题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整合和拆分信息的好方法。你要在对比阅读中找出不同书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分析论证方式的同时,将这些不同点整理出来形成自己的主题,再对这个主题做梳理分析,推导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灵活运用。(正好刚完成一篇关于主题阅读方法的文章,欢迎感兴趣的伙伴交流)

清空的意识是从2013年开始有的,从大规模清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开始,衣服,装饰品,日用品,厨具,到书籍,电脑的本地磁盘归纳整理,手机APP和内存清理,这个过程简直是上瘾了。原因当然是发现在做过浙西而清理之后,效率更高,心情更好了。

我很喜欢一个词,无中生有。这里的无可以理解为空。只有留有余地或者空间,才能让能量,思路,信息,这些流通,流动起来。而也只有流动才会带来新的活力和灵感。什么都赛得满满的,就容易堵塞,形成积压,浪费。对我来说清空更像是一种心态和习惯。

目前我使用的方法是:

1. 每周末花一个小时左右清洁扫除。每天晚上花5分钟整理家居环境。因为平时上班,只要周末花一小时左右收拾好,其实家里还蛮能保持干净整洁的。这样每天早晨醒来,都会觉得很舒服。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2. 每周五做当周的工作总结。每天下班前花10分钟总结当天的工作。因为早上进办公室后会列当天的to-do list,检查一遍,有必要的事项Mark一下。收拾好办公桌回家。所有文件及时归类,办公桌上不积压超过两周的文件。

3. 手机APP 保持在20个APP,超过一周完全不用的APP就会卸掉了。

4. 每天晚上睡前冥想20分钟左右。为白天一天的思绪做清理,睡一个安稳好觉。今年开始了解到元认知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冥想其实就是最好的保持觉知增强元认知能力的方式,让人的注意力放到事物本身或者本质上,可以减少很多受冗余和表象信息的影响。

5. 每天写日记。每天记录遇到的事情的所思所感,在书写的过程中,心态和情绪都变得更加客观。再强烈的情绪,书写出来后基本就平静一大半了。这也是一个清理情绪的好方法。

接助工具减少不必要的占用带宽,保持高度专注

from霍豪杰-运营-西安

接助工具让自己能够保持高度的专注,而不是被烦琐重复的事情占用带宽,如果用二八法则说明,那就是每天百分之八十的重点都是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内完成的,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工作只能获得百分之二十的效果,就应该借助工具,解放大脑,让工具完成百分之八十反复的事情,让自己更高效的工作

我算半个工具控,做事情,总想着有没有工具来代替,久而久之也整理了非常多的对我有帮助的高效工具

重点

1.科学的上网工具,这是基础,可以帮助我在全世界找资源,而不是局限于墙内。

2.谷歌浏览器,简洁高效速度快,功能强大。

3.浏览器插件,比如加快网页打开速度,查询排名,日程安排,上网协助等的插件,感兴趣的可以找我要

4.电脑桌面整理软件,把桌面分区,可以更清晰的划分类别

5.扫描工具,全能扫描王,汉王

6.思路整理: Xmind,Visio

7.安卓手机:Xposed框架,以及各种高效的    模块

课程训练小达人是怎么修炼自己的?

from杨利彬-三级修学-漳州

(1)这两个月自发选择的课程多,除了三级修学,还有李叫兽14天改变计划,超级个体训练营、得到诸师、橙子课程、熊猫书院、新生大学,前两天还多了喜马拉雅的知识系列课程。有时候脑袋会出现慢三秒的现象,要停下来想一下,现在是周几,要完成什么作业,上什么课程。可见,我后台多线前台专注能力是不够的。注意,不管后台运作的软件再多,前台只能有一个,这样能减少切换前台耗费的精力。

==>我的对治方法是,用古典老师分享的生活之花写下每个项目最重要的三件事,然后放入MAC的日志中,并设置提醒,聚焦所需,放过噪音,时刻清晰目标。

(2)这种慢三秒现象是在提醒我脑线图搭得多了,有点混乱了,除了像比尔盖茨那样,不同的项目放入脑里不同的空房之外,要及时清空房间,以提高思维效能。

==>我的对治方式是,每天无论如何,我都会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静坐几分钟。我的方式是,第一周,每天静坐3分钟,第二周每天5分钟,每周不断叠加2分钟,直到40分钟,甚至是60分钟。

这是我在这三个多月以来,持续练习藏地五式获得的启发。凡事不过高预期,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配合藏地五式来保证清空的效果。调身有利于调心,身顺了,心方能顺。另外,我在三级修学做的每日32分钟定课,也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专注力。这个之前重视不够,今后要加强。

如果脑子有点混沌了,我就带上耳机到马路上小走一圈,既榨取了碎片时间的价值,又让身体得到了放松,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比只是坐在电脑桌前听效果更好。

(3)整合分拆。分为两部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

==>我会在洗漱的时候,听醒脑悦耳的超级个体,吃饭时,听轻松的适合大众的音频,一段长时间用来闻思三级修学的课程。用12月份生命之花这个主目标来串联我要学的课程,初步体验到每个版块互相启发的欢喜。

今天中午吃饭时,播放好好说话的第一节课,讲到辞职了该怎么说,先生就开始思考要怎么构思调动文了。晚饭听“得到”的信用卡行为经济学,大家听得哈哈大笑,一起学习了“支付痛感”,要保持对数字的敏感,省钱的时候用分块的方法。既学习了新东西,又活跃了气氛。

而这个支付痛感,又让我联想到了李叫兽的痛点和痒点的区别,丰富了我对痛点的理解。

另外,整和零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整,可能是更大一个整的零。一个零,细分开来,也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

如罗胖在上周例会中说的,Keep growing, fuck everything else.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总是能带来让我们深思回答的小强人

from克拉克(叶侯显) - 零售 - 南京

从那天听到古少侠的直播开始我就对这三种碎片化时代的核心能力倍感兴趣了。整合分拆、后天多线程前台专注能力、清空能力,这三项核心的能力本质上都是以智能电脑拥有功能的类比。同样的类比,吴军老师、吴伯凡老师还有李笑来老师都在不同的文章和音频中多次提到。还记得古少侠在开营的时候说道,当一群牛人都相继提到的共同话题,那就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关注的重点。因此,这三个能力需要好好的思考和消化。

在这三这种能力的相较之下,我更擅长整合拆分、零存整取的能力。仔细思考下来这个是得益于我读书和喜欢口头转述的习惯。还记得在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和外公一起畅谈古今中外的历史,当时不具备阅读能力的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和其他人和我讲的故事。但是,每次在和外公侃大山的时候,我可以快速的回忆、整合和应用在电视上看过的内容和听别人讲的故事中的细节来和外公进行交流。随后到了高中的时候,当我开始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时候,我发现了我有一个“坏习惯”拖累我无法快速的阅读。当我阅读时,我大脑里会天马行空的描绘和联想和阅读书籍提到的相关内容,及其具有画面感。虽然这样的“心不在焉”让我在阅读效率上大打折扣,但是我的收货是对于内容的记忆非常的深刻。于是,我也就没有戒掉这样的“坏习惯”。当我上大学参与实践和工作后开始需要演讲输出的时候,我发现了当时读书的习惯真是让自己受益匪浅。这种所谓的“天马行空”的阅读方式,实质上是在不断的把新的信息的知识与现有的知识存量进行连接,不断的把新的概念和咨询内化的一个过程。大部分学习的知识都这样被归档、入编了,每当需要调用的时候,可以进行高效的提取和整合。此外,每当我和他人交流时,学习新的知识和概念时,也是采取这样的方式。

举个例子,当我今天参加经理会议需要谈到人事方面的事项的时候,发现刚刚吃完饭回来的同事们都昏昏沉沉的。于是,我灵机一动想了一段开场白。我说:“在我们进入今天下午讨论的内容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一本书上面看到的一个有趣的观点,这本书叫《人类简史》。作为人类这个物种,我们现在在这个星球上就像上帝一样的存在,因为我们几乎无所不能,决定这所有物种的生死存亡,包括我们自己。而我们现在的基因和千万年前祖先的基因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从食物链下端迅速串升到顶端呢?因为我们有一个神奇的能力,想象力。现在社会的国家、法律、公司和品牌,包括婚姻,都是我们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例如,我们的亲戚猴子都没有婚姻的概念。这些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概念让我们能够大规模的协助,这样协作的迸发出来的能量超越了所有的物种。而且,我们不断的在升级这样的协作方式。那么,我们今天下午讨论的就是如何通过人事管理来帮助我们提升我们公司的协作方式,让我们不断的创造和超越“。当我说完开场白的时候,大家都鼓掌和笑了起来。我还打趣的和大家说,你们一定是在等着看我画了这么大的圈,如何兜得回来。

通过这样类似的方式,我不断的在需要的场合快速的提取我归档和入编的知识,在临场进行整合,时常能够分享出一些有趣的观点。这样零存整取的能力也帮助我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如果工作是人生的主食,那么乐趣就是人生的调味料。

得到古典老师青睐的晨间感悟

from王木头~少儿科普~北京

时间管理本质就是操作系统的多任务调度算法。或者说不只是时间管理,其实整个人生的测量都是和多任务调度算法一样的。有很多人生导师,有很多过好这一生的心法,原因可能是各种的目标不同,更可能是大家的取舍和排序的算法不同。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紧急的事情、做时间的朋友、断舍离、简化生活,其实在任务调度算法里面都有对应的算法模型。

1.简化,有时间和精力的冗余,就像是操作系统调度任务一样,如果把CPU资源和内存资源占满的情况下,往往是体验最差的时候。所以,舍去一些任务,让自己处于一种有精力冗余的状态很重要。在时间管理上的刻意练习和提升,其实就是在时间这种内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自己CPU的提升速度,或是和别人协作,做分布式系统。

2.对任务的量化。每天三件事,只能让自己的觉察到今天的事情,这个当然是有用的。但是还不够。如果没有精力的冗余,还是会在多任务状态下冲击而忘记。需要有一个在一天内安排这些事情的想象,如果有对这些事完成需要多长时间的预计,就会更好了。这样在做事的时候,当某一时刻因为自己走神或是其他原因耽误了,能知道这个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需要如何补救。这样才能克服大脑的问题,大脑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没做到,所以那些一时耽搁了,但是还有补救机会的事情就会被大脑选择遗忘,给未来埋雷。

扫描成为超级个体哦

本期首席媒体官蒋鑫为您服务

相关文章

  • 【超级个体】27/30日报

    第四周:碎片化时代 《超级个体》提问官古典的每日一问:27/30今天谈到了碎片化时代的三种核心能力,整合分拆、后台...

  • #超级个体#打卡:27/30

    三件事 1.写一篇文案 2.一篇销售方案 3.囚徒健身 小确幸 观看马东《饭局的诱惑》 感悟 早起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 「超级个体」29/30日报

    一转眼已经过去28天了,真是白驹过隙。在此,感谢古典老师的倾囊相授、感谢小娴女神的尽心尽责、感谢群里所有小伙伴的陪...

  • 《超级个体》22/30日报

    基于下面的科学理论,我今天将各位设计的幸福进行一下归类,愿你看完后,得出结论: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祝各位伙伴天天...

  • 【超级个体】14/30日报

    各位好,我是今天的媒体首席官刘敏层,我重点关注了各位的每日打卡记录中的感悟部分,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感悟内容,值得一...

  • 【超级个体】28/30日报 ——感悟

    今天已经是我们汇聚到超级个体的第28天,相对于30天的日期我们迎来了倒计时时刻。 真心感谢小伙伴们每天打卡与问答环...

  • 【超级个体】13/30日报---本周任务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超级个体,在不确定的时代,确定地生活,为个体时代做好准备。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玩一个通关游戏吧,...

  • 27/52超级个体

  • 《超级个体》日报Day4——超级个体到底神马样?

    超级个体开营的第四天,本期日报是古典《超级个体(发刊词)》、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多维竞争)》的笔记。我是今天...

  • 《超级个体》日报Day9

    首席提问官古典老师问: 你的本周目标是什么?如果把你的工作时间减少一半,你会用什么新的方式(不能授权给别人)来完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级个体】27/30日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ol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