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早年间的农村大席。那些看起来不够卫生的农家宴席,是每一个农民心底最美好的味道。
老家是在山东济宁的一个小山村里。在我还小的时候,整个村里都没找不到一个饭店。农民办喜事,只能在自家院子里搭锅垒灶,请村里的老厨师来忙活那么三两天。
老厨师会的不多,就那么一套流水席。办喜事的宴席被称为八零八,隆重点的会加上个点心。所谓的八零八,就是八大碗八小碟的简称。那时候村民都穷,能吃上一顿八零八的流水席,就能满足好久。
八零八的重点是前面那个八,俗称八大碗。
最让人惊艳的当属其中的四喜丸子。现在自己工作,也吃过不少丸子,各式各样的,但是让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是老家宴席上的四喜丸子。四喜丸子也是整个大席上最复杂的一道菜。通常会专门指派两个人在收到采购来或者新杀的猪肉后,一整个下午都坐在案板旁剁肉!肉不能用绞的,必须手切刀剁,剁成小丁,而不是肉沫。加点山药或者土豆,让肉丸的口感层次更丰富。剁完的猪肉团成团在面粉里滚几圈,在外面均匀的裹一层面粉。然后下油锅炸,炸透炸熟后,裹在肉丸外面的面粉就成了一层面皮。炸好的丸子,四个一碗,再上蒸笼。上菜后,四喜丸子最先被抢的,通常都不是里面那个大肉丸,而是丸子裹得那一层面皮!而老家对吃大席也有另一个说法,叫“喝肉蛋”。肉蛋就是丸子,这也说明了人们对这道四喜丸子的喜爱。
八大碗还包含扣肉(俗称白肉),这个一般是用的肥肉较多,那时候人们一年到头肚里没几滴油水,这种几乎纯肥的大肥肉,甚至比瘦肉都贵。酒席的质量好不好,就看这大肥肉够不够大,够不够厚。菜一上桌,上面是八块大肉,底下油炸的土豆块垫底,这肉看起来肥,吃起来却香而不腻。当然有些人吃不了油腻,还有相应的另一道菜瓦块肉(俗称红肉),这菜一般用腿肉,或者五花肉,讲究的是一个瘦而不柴。菜一上桌,上面是八块四方的瘦肉,下面是排骨垫底。这两道纯肉菜,就是人们评价这家宴席够不够丰盛的标准。
当然鸡鱼也不能少。鸡一般就是农家炖鸡,农村养的走地鸡,满满一锅炖出来。香气扑鼻,汤稠肉香,上桌就能被抢光。这也是整个八大碗唯二不上蒸笼的菜。另一个是肠汤,一会再说。鱼,一般是鲤鱼,也是先炸后蒸,鱼肉充足入味,不带一点腥味。
而通常八大碗第一个上的菜是鸡蛋羹。这个菜做的时候是两个碗一份菜。一个碗蒸鸡蛋羹,另一个碗蒸豆腐皮。豆腐皮切花刀,每一条都是波浪形的小长条,为了喜庆,还会将部分豆腐皮染成红色的。上菜的时候,豆腐皮扣在鸡蛋羹上面。白的红的黄的,甚是喜庆。
再有一个菜是炸耦合。也是跟四喜丸子一样的做法,先炸后蒸。最后一个碗,就是刚才我说的肠汤。主料就是猪大肠,加点西红柿,切点青菜,最主要的加淀粉是要用地瓜淀粉。多放胡椒,既能去除大肠不好的味道,也能提鲜增香。冬季喝一口,从胃里暖到身上。
八零八的零八,也就是八小碟。通常是凉菜。首先是凉拌猪下水,这个一般用芥末拌,配上菠菜,一口通气。在一个就是凉拌猪头肉,一般配点白菜。然后是炸河鱼,农家灌肠。再来是两个甜食,主要给孩子和女生的:拔丝山药琉璃藕。拔丝,一般人都知道。琉璃藕现在不多见。做法其实跟拔丝有几分相似。藕片过水,然后挂糖稀。趁热分开。稍微冷却一点,就成了一块块的如同玻璃一样的糖藕。拔丝山药的糖吃的是黏,琉璃藕的糖吃的是脆。有时候厨师为了省事会直接用糖水罐头代替这两个甜菜,现在几乎都是上罐头了。最后两个小凉菜一般就看主家给的菜,厨师自己搭配了,无非是拌个时蔬,上个肉。
对于八零八还有个加强版,叫八零八带点心。顾名思义就是再加两个小点心,一般是桃酥和羊角蜜。
而最隆重的八零八是双鸡双鱼带点心。这里双鸡双鱼,就是会再加一个烧鸡,一份瓦块鱼。这种一般都是给新娘的娘家人准备的。普通的客人还是八零八就好。
农村宴席,没有什么名贵的菜品。别说海鲜了,甚至牛羊肉都没有。但是却是我们小时候最幸福的味道。
现在再也吃不到那比肉香的丸子皮了,因为这种美味,只能被孩子享用。再挑食得孩子,也不会拒绝四喜丸子的面皮的。
不管吃过怎样的美味,总觉得不如农村大席上的那些菜,菜品很简单,却很让人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