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经常在周日晚上睡不着。然后就变成了我写写写的时间了。也挺好的。
这周看了曲老师提供的5篇文章,都在讲market。不过说的比较零散哈,也主要是从vc的角度,看一个市场增长可塑性上来讲的。我立马就想到了这大半年跟着某两条业务线做的研究项目了。唉,你别说,道理是相通的。所以,参考曲老师的内容,结合我的实战经验,从研究的角度,总结了下怎么判断一个市场要不要做,是不是一个好市场的分析套路。目前来看,应该是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了。
主要从两部分来看,价值(what value you offer)和天花板(whether you should enter and how)
1. 创造新价值,both for consumers and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a1. 消费者有需求且你能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meaning,创造更优质的体验。FROM, 技术杠杆(技术的突破/进度带来的更佳的用户体验)、模式创新带来的供给效率提高/信息化透明
a2. 消费者的需求最好是高频的且具备网络效应
b. 为整个产业链带来新价值。好的市场一定不是简单的聚合资源,而是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2. 这个市场天花板可观(TAM)且有进入空间(centralization)
a. TAM
平时在公司也经常听到总监级别的人讨论一个新方向的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是否足够大,很容易理解,只有覆盖到了足够广的人群,这个公司未来的天花板才足够高。
但是怎么理解TAM。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盲区。通常我们看TAM,就看当下这项服务能狗获取到的规模,最多加一个增长预测系数看看所谓的潜力。但是我们忽略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就像是我们挖掘用户需求时,基于past experience给结论一样,人也是立体的。
市场的动态变化,会导致TAM也随之变化。所以在考虑市场规模时,还有几个因素要考虑:
a1. 市场本身的可扩张性:是否能从根本上改善市场?
a2. 临近市场的可迁移性:公司的初代产品或服务有否可能只是一个入口?未来是否会撬动更大的机会?eg. Amazon从买书——>电商
a3. 潜力:目前所处的市场看起来似乎不大,是否可能顺应某种大的趋势?
a4. 使用频率的变化:用户与产品/服务交互的频率,往往直接决定了未来的前景
举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供理解,以下几个均在创世初期被普遍质疑:TAM不大,而且不太明确。现在呢?
b.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如果一个市场原本的买卖双方高度分散,这很可能是一个好市场;相反,如果已经存在一个寡头卖方或者买方,想要在这个市场取得突破就比较难了。
C. Differentiation. niche market would be a good choice
就是差异化。创业公司可以先找到一些被巨头忽略的、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称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然后辐射更多业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Google、Facebook不也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嘛。
做完这些思考和分析,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个市场是不是好市场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冲着make it的长远目标,坚持坚持再坚持。而不是着眼在眼前的利益,不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不愿意承担路上的艰苦,放弃。
说实话,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很难发现一个高度分散化、信息不透明、效率超低、用户体验差,且容易做,且没有被巨头做的业务领域了。而我们也越来越难感受到那种what you r doing is make a big difference to the world, the society的使命感和兴奋点。
如果你发现了,那么恭喜你,so lucky。
GOOD NIGH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