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最困难的问题如何决策:“简化模型”与“选择之后”

最困难的问题如何决策:“简化模型”与“选择之后”

作者: 蝉时雨 | 来源:发表于2021-06-17 12:33 被阅读0次

    其实昨天我们通过“梦想”这一主题,已经触碰到了科学决策的一角,今天我们来正式讲讲如何科学决策
    关于科学决策,能找到的文章和方法有很多,在此我只是分享一下我今年对这一问题的领受和思考,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有时候,我们说:这个事情....不好抉择啊,于是我们纠结。那什么叫不好抉择?它到底困难在哪?

    在我看来,“困难“意味着:
    首先,几个选择各有各的好与不好,很相近。因为如果是几个能明显分出优劣的选项,是不存在不好抉择的,因为一比较就知道了。
    再就是,你不了解后果,或者你解决不了选择带来的后续问题。

    那怎么办?

    我有三个建议。

    调研和决策分开

    比如我现在调查的是 “喝咖啡对脑神经有没有不利影响” 而我现在特别想喝咖啡,我可能调查了一下,看到有研究说没影响,我就停止调查了。一时情感倾向导致我没能获取全面的信息,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调查的时间和决策的时间分开。调查的时候,只管获取信息,不加主观判断,等到决策的时候再说。

    把大决策分解成小决策

    就像我上一篇文章 梦想是“长出来”的 所说,要“大胆尝试,逐渐加码”。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有人研究了1994到2008年间美国的5000多位企业家,发现先不辞职,兼职创业的企业家,失败的可能性比一创业就辞职的企业家低出33%。

    给自己增加选项

    年轻人经常钻死胡同。工作不顺利怎么办,俩选项,辞职或不辞职;有人约你去一个饭局,不太想去,俩选项,去或不去。但事实上,我们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创造出更多选项来的,这需要发挥想象力,不过,我想提醒到这已经足够了。

    但是,判断力也是有边界的。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地调查与思考,我们都不可能真的弄清楚---这个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卡尼曼的《噪声》这本书中,他称这种边界为“客观无知”(Objective ignorance)。客观无知不是错误,因为未来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此,哪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只能是在充分考虑了利弊之后,纵身一跃罢了。


    简化模型

    而那些“最困难的问题”难就难在,哪怕我们尝试了上述三步,仍然不清楚或没有勇气做出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简化模型”,逼自己一把。

    “简化模型”,就是给自己设计一个具体的极端场景,然后问自己在这个极端场景下会如何选择。我就不举具体的例子了,大家可以自行思考,有好的例子可以在下方留言。

    注意,我们并不是真的要按照我们在“简化模型”中的答案去做,但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么选”,这个答案可以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帮助。
    它的本质是---调用我们的感性来帮助我们做决策。因此你要确保你是在调查后,发现这几个选择真的是差不多,你再用。



    选择之后

    而决策中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一点则是“选择之后”。

    今年3月15日我听到一句话,是阿里巴巴的彭蕾说的。
    她说:“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就是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般让我意识到---原来决策的成败不是那一瞬间决定的,每个选项都有优劣,我们选了它,就要利用好这个选项优势的部分,这才是决定成败的真正关键。

    于是我在日记中写下:
    选择不重要,“让自己的选择正确”才重要。

    既然你还有的选,就说明选项都差不多。那么你不妨想想如果我这么选的话,我需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个选项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这个角度思考,你会更加清楚该怎么做。





    原谅我没有全部展开来写,我本可以分成三期去写,但我更想做的是引发你的思考。我写的文章都是免费的,因此不需要水篇幅,我有好多激动人心的选题想要和你们分享,因此我更希望尽快和你们开启新的旅程!
    如果你对决策的更多细节感兴趣,请查考我附的资料或给我留言。

    Ref:
    《高手》-万维钢
    《噪声》-Daniel Kahneman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四季:小折腾

    蝉时雨(3.6.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困难的问题如何决策:“简化模型”与“选择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xf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