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800万。根据人社部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38万人,也就是说,有近370万应届毕业生另谋他途。
在数以百万计的求职大军中,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更大。
许多用人单位在招人时,会询问关于结婚、怀孕等问题,更有甚者,一些岗位甚至变相排斥女性。诸如对女性年龄、学历、身高、相貌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多数与应聘工作岗位职责无关,并不是工作岗位所必须。
虽然对女性的歧视在从业数量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在就业质量上女性却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往往更多地进入低层次的职业,比如,行政文员、助理等岗位。而正是这些在技能要求不高的职业层次的岗位中,往往对年龄、外形的要求更多,从而也间接表现为性别歧视。
而不少女性因怀孕、哺乳等生理特质或家庭角色遭到拒绝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那些进入职场的女性,也会因为这些特征和社会角色遭遇"玻璃天花板",没有晋升的机会。
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因性别而遭遇更多困难,我们把该现象称之为"职场隐形性别歧视"。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和性别观念。几千年男权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对女性歧视的思想带着巨大的惯性,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在就业中也同样有所体现。
尽管我们有一系列的立法规定男女平等,尽管建国几十年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传统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从而对中国女性的就业和职场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求职女硕士:女性找工作太难了
从大学毕业信心满满到多次应聘屡屡碰壁,从“逢面(试)必死”到过关斩将,今年27岁的小林终于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小林从去年7月毕业就开始着手找工作。她最初的目标是到外企做文员,她想着以她的学历,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简历投了多家公司,却一点消息和反馈都没有。
后来,她放下身段,不论国企还是民企,只要适合自己发展,都可以考虑。可当她去参加某国企举办的人才招聘会时,现场的招聘人员扫了她一眼说:“对不起,我们这个岗位更适合男生,女生暂不考虑。”把她递上去的简历顺手退了回来,她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她用三年努力换来的硕士学历,就这样被轻易地否定了。
时隔不久,小林又到一家民营企业应聘,用人单位对她的学历、专业非常满意,面试结束时,老板突然发问:“请谈一下你的个人问题,你结婚了吗?上班后,家庭和工作关系怎么处理?”她马上说:“我暂时还没结婚生子的计划……”老板沉思一会说,根据你的情况,先试用一段时间吧,我们暂时不能给你缴保险。听罢,她要回简历转身就走……
今年2月底,在一场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当多次应聘失败心灰意冷的小林经过笔试、面试,被一家国有企业录用为文员,从事自己心仪已久的工作,并正式签订了劳动合同,回想起5个多月投递简历一次次参加招聘会都因性别原因未能成功的经历,她感慨万千……
在招聘广告中设置性别要求,是目前一些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中常见的现象,有的虽然没有明显设置性别要求,但是在面试时性别歧视仍隐形存在。
还有一些,诸如只要男性不要女性,本单位员工不准谈对象,女工应聘后三年内不准生育等潜规则,面对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女同胞们毫无办法,只能碰运气另寻下家。
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女性
今年上大四的小飞学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她们学校前几天举办了一场校招会,来了很多比较知名的企业。小飞选择了其中一家公司并投了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经历了一关又一关,终于轮到小飞面试了,主招面试官只是瞟了一眼她,就面无表情地说:“不好意思,我们公司不招女生,非常抱歉。”
在应聘过程中,有一些用人单位的岗位确实不适合女生,比如化工类、建筑类、冶金类等,这类职位对体能的要求较大,所以企业在招聘时就会直接提出“只招男生”的要求。
据调查,有些企业不愿招聘女工并非女生表现不好,工作难以胜任,而是担心女生的生理特性影响了工作,客观上造成企业用人成本增加,加上就业市场确实存在对女性生育以及未来照料家庭和孩子影响工作的性别歧视,所以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刚招进来的员工要经过培训后上岗,公司支出了培训费用,但员工却因为怀孕、生产等原因导致公司的用人成本增加。再加上放开二胎政策,更使得公司非常被动,人事安排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一些岗位的特殊性也导致了“隐形性别歧视”的存在。比如软件研发工程,常需要加班,下班晚,工作持续性强,用人单位担心一旦招聘女性,以后如果遇到结婚生子会影响到工作进度,就不太愿意招聘女生。建筑行业、快递行业、长途运输、煤矿冶炼行业等,因为劳动强度大,有些属于危险作业,也不太招聘女生,女生也不愿意就职。
近日,人社部和教育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法规出台意味着社会的进步,但这仍然不会改变不少人对女性就业前景的看法。很多大中型公司的招聘信息中都不会直接注明性别限制,但在面试过程中,有时候女性的条件甚至更好一点,用人单位还是会考虑男性。这是无形的,带有主观的性质,也是法律无法给予保护的。
从长远来看,性别歧视不利于企业发展。女性蕴涵着极大的创造力和相对于男性的独特的智慧与个性,而女性参与企业的发展,更能激发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女性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在娱乐圈更是司空见惯。
中年危机,是摆在女艺人面前的一个残酷事实。
内地女演员一过35岁,就很难接到“适龄”角色了。
姚晨在《星空演讲》里说“中年危机,无戏可拍”,电影《找到你》的发布会马伊琍则调侃:“35岁以后女演员没有戏拍了,我和姚晨是最好的代言。”
今年37岁的杨蓉,在《我就是演员》里含泪恳求制片人们多给三四十岁的女演员一些机会。言下之意,她也不想演少女。但除了少女,就是少女的妈,这样的角色,对还风华正茂的女演员们,也未免太难堪。
眼看国内的“叔圈”崛起,中年男演员都重新成了春闺梦里人。而女性主角出现了35-45岁的年龄真空,要么演少女要么演老妪,也不知熟女角色是招惹了谁,分明正是把握自己人生的主角,竟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
麦当娜也批评过年龄歧视现象:“只要你到了一定岁数,就不能接拍广告,也不能展示性感。我想问,这是哪儿来的规矩?难道你希望自己没有老就适时死去吗?”
不仅年龄问题,就连生孩子也能让女演员半失业。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颖儿又自曝生孩子后没戏拍,为养家糊口特别节俭。所以自己生产后马上复出瘦身,就连结婚第二天也是赶回剧组拍戏。
内地女演员过早爆发的中年危机,经常也和她们的结婚生子密切相关。婚育期和事业攀升期高度重合,不少人最终选择了家庭,也就只能面对市场的残酷。
女性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本就比男性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她想实现点什么,通向她目标的从来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她不得不左顾右盼,越往前走,似乎失去的越多。
人过三十,生活和生命才开始逐渐显露其全部面貌。
这本是女性一生最富于故事性和复杂性的阶段,何以反被弃若敝履了呢?
社会对女性的想象和认知,一定程度上局限于我们对女性的传统定位——她们要么作为被追求的少女,要么作为抚育孩子的母亲,其独立生活、自我发展的阶段,似乎从来不值一提。
女性在职场上遭遇的性别歧视,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矛盾。用人单位在招用女性上的利益平衡得不到保障,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没有承担起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保护。
已婚已育又有工作经验的职场女性是企业招聘中的"强势群体",在职场上,女性要付出超过男性的努力,却无法换来相对平等的职场地位。
消除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社会男女平等的进一步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