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在中国大陆最南端,与海南隔海相望,却远比海南岛原始宁静。产生去徐闻的想法源于去湛江市的培训。我是一个无论到哪里,都要逛吃一番的人,无意中看到了一篇文章描写关于湛江徐闻菠萝的海,那里是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菠萝来自徐闻曲界镇。宛如绿海一般的菠萝地,其间点缀的漫如星海的黄色的菠萝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也坚定了我到了湛江后务必去徐闻一走的想法。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翻阅别人的游记,确定了自己去徐闻走一遭的路线。
培训开始了,学习自然是主要的任务,看着排得满满的学习日程,我真的害怕我的这次旅行会消失。好在经过几天的上课之后,终于迎来了一次短暂的休息。早上急切出门,简短的租车手续之后,我开着一辆已经行驶了11W公里的K2上路了。这车的确太老了,驾驶体验十分不好,高速上风一吹,感觉车要摇摆起来。
湛江到徐闻150KM左右,由于市内限速,上下高速耗费了近一个小时,整个前往徐闻的车程近2.5小时。为了晚上能及时返回湛江,这次自驾遵循了由远及近的原则。
第一站角尾乡南极村。灯楼角,北纬20°13’26.1”,东经109°55’10.3”,是中国大陆最南端。
关窖尾灯塔于光绪二十年农历十二月初六日(1895年1月1日)放光,射程13.8海里。灯塔于日军侵占雷州半岛期间(1941-1943)拆毁。
1953年中南海军在古灯塔遗址重建水泥墩白色铁架灯塔,塔高15米,射程12海里。
1979年改建为石砌圆形灯塔。
1994年3月广东省海洋局新建一座十层高36米六角棱形灯塔,装置太阳能航标灯,自动明灭。
椰子树上有许多大个的椰子,奈何树太高,根本摘不到。我捡了一个被人喝空的椰子用尽全力去撞击高处的椰果,结果几次尝试都成了徒劳。
合水线(北部湾和太平洋的水流在此汇合),这条神奇的合水线(原称分水线)沿着“V”形沙滩向大海的方向延伸,形成一条波涛澎湃的白线。每当涨潮时,两个海区两股潮水从不同方向同时上涌,形成了奇特壮观的“十字浪”。可惜去不逢时,没看到潮水合涌的壮观景象。
从灯塔前方的广场根据路牌指示前往珊瑚民居,路上经过一个海堤,汹涌的潮水,呼啸的海风
徐闻盐场是广东省七大盐场之一。
盐场形成主要有两个条件:
1.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珊瑚礁本来是这次自驾的重点,奈何风高浪急,根本无法出海观看。更加悲催的是,珊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活珊瑚也收起来了,只能看标本。最后只能在保护区的海滩上望着星星点点的珊瑚尸体兴叹。
珊瑚民居在角尾这里遍地都是,相对于内地人用石头砌围墙,这种珊瑚围墙还是很有特点的。
我平时很喜欢吃菠萝,这次也是专门为菠萝而来,菠萝的海,这个由经济学家厉以宁起的响亮名字,就是它让我有了去徐闻的冲动。
曲界镇的20万亩菠萝地,种植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微微起伏的小山丘,视野开阔,红绿黄各种植物相间,天气好时,刹是好看,有点象东川红土地。
菠萝地以农场命名,比如南华农场,勇士农场,红星农场,友好农场等,每年菠萝丰收的季节,一般在四月,会在离曲界6公里的龙门生态村(即板桥水库),举办徐闻菠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今年的开幕式是:2017年4月29-30日。很明显我错过了菠萝的丰收期。
在进曲界的路上偶遇一小伙在摘菠萝,摇下车窗问他菠萝怎么卖,小伙有点腼腆的答道:“不卖,我也不知道怎么卖。” 我一听笑了,同行的孙老师继续问道:“我们跟你买两个吃。” “不卖的,送两个给你们吧。”小伙一边说着,一边把菠萝递进了我们的车窗。这么淳朴的人,真是令我感叹不已。
这里的空气中都散发着水果的清香,天蓝、水美、地绿,土红,一年四季,青葱翠绿蔽地。不禁感叹,大自然创造的这一抹诗意。徐闻是神秘的,但又是那样的安静,安静到呼吸声都能隐约听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