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梁衡的多篇散文,从中感受到他散文的学者气质,以及细磨雕琢字句的美学追求。但近来教学《壶口瀑布》一文,作为游记散文,我除感受到上面的特点之外,感受最深的还是他构思的精巧和观察景物视角的多变。
一般游记散文,大多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安排写作顺序和内容,而这篇文章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的景物描写作者的立足点主要就是“河心”,然后不停的转换观察视角,来描绘自己所见所闻,抒写自己的感受和人生感悟,并且据此安排的文章结构,精巧细致,独具一格。
这篇文章开篇就交代了自己去过两次壶口瀑布,但是却出人意料的略写了第一次“雨季”时去壶口瀑布的情形,详写了“枯水季节”第二次去壶口瀑布。按常理说雨季的壶口瀑布应该是更加壮观,更加能突出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和恢宏力量,但是梁衡却没有这样安排。细想,应该有这样一些原因吧。第一次去因为是雨季,水量太大,作者并没有真正的走到瀑布前,当然也就无从写起了;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雨量过大,加之心情胆怯,没有真正下到河滩里边去观察感受壶口瀑布的壮观,没有太多内容可写,所以没有详写;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作者谋篇布局的考量,作者所描写的第二次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就已经如此壮观,如此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了,那么雨季的壶口瀑布,作为侧面稍作衬托,我们就可以想象那气势将更甚、更加恢弘,所以雨季壶口瀑布的情形,只是为下面枯水季节壶口瀑布的写作做个铺垫和映衬。这种反常理的衬托,反而更能突出壶口瀑布的特点,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妙的安排。
文章精巧的构思不仅体现在详略的安排上,也体现在写作顺序的先写“水”后写“石”上,因壶口瀑布水是主体,其实写“石”时仍然是紧扣“水”来写的。在文章开篇,简洁入题的基础上,文章结尾完全把人的感情揉进了山水之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揭示黄河的个性,使文章在抒写山水的基础上,进入了哲理的高度,有了理性的质感和深度。整个文章低头翘尾,循循而入,渐入佳境,最后,让人领悟到人生百态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的内涵。文章结构精巧而又浑然天成。
文章写景的立足点虽主要在“河心”,但作者观察的视角却不断的变换,而且写作的顺序安排完全符合到壶口瀑布观景人的正常观察顺序和习惯。
首先,在第二节略写雨季壶口瀑布的景色时,作者用的是俯视远望。“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一下子抓住了黄河壶口瀑布与其他地方瀑布不同的显著特征: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的瀑布。第三节,在紧承第二节内容的基础上,仍然是俯视整个黄河的河床,作者走到“河心”,开始浓墨重彩地描绘“龙槽”,交代壶口得名的原因。接着,自然地抬头向上游望去,仰视整个壶口瀑布宽阔的河面,描绘了排山倒海而来的河水;紧接着作者又自然而然的把目光由上而下“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再聚焦“龙槽”。再接着目光由“水雾”又由下而上,由“龙槽”再到“天上彩虹”“远山青色的背景中”。随后,作者目光开始平视“龙槽”两边的千姿百态的河水,精雕细琢,细细描绘,写尽了水的百转千回。
最后,作者视角收归脚下,描绘脚下的“石”。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石”的时候,仍然是暗写水,并且为后面的深刻的领悟和哲理的思考在蓄势。
所以整个写壶口瀑布的景色,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作者立足“河心”视力所及的范围和顺序,让我们感受到这篇散文作者所见所感所悟产生的过程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自然。
我有时候也写游记散文,读了这篇游记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散文的谋篇布局,也大有文章可做,游览者观察景物的视角,完全应该根据景物的特征有合理的变换,这样才更自然,更真实,更独特。
当然梁衡散文的语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生感悟,也博大精深,待以后慢慢再探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