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
还是如常的恭喜你,又长大了一岁,成长永远都是值得欣喜的事情。
前段时间,听你说你的门牙有些松动了,妈妈就告诉你啦,那是要换牙的征兆,换牙也是你成长的标志哦。之前我们还一直纳闷为什么同龄的小伙伴都在依次换牙,而你的牙就老是没动静呢?翘首以盼的终于轮到你啦。所以说,每一个人的生长节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速度行路。
乐观开朗,温暖明媚,善良勇敢……你在我心里好像总是适龄的最美好的样子,当然不包括我辅导作业时面对的那个你。哈哈,开玩笑啦。
不过自从你上了小学过后,我也算正式上岗作业辅导员了,这大半年的心路历程,最开始对传说中的作业辅导还是过于自信了,从我潦草的辅导态度就可窥见一斑。也阶段性地觉得压力巨大,焦虑倍增,甚至偶有自我怀疑。多次实操下来,才承认要将小学生的作业辅导拿下,那还得有一定功力的人才行。于是开启了作业辅导的自我反省、勇于探索和勤于精进之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跟你老爸建立起了超越爱情之外的另一种革命友谊,一起在频繁的经验交流、方法改进、轮流作战中并肩前行。重温了久违的“你是懂我的”那种惺惺相惜之感,并且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辅导前先预设困难、做心理建设,过程中轮换、保证情绪的稳定,辅导完总结提炼并进行方法改进的辅导闭环。反正我们的原则就是“宁可自己憋到内伤,也不施加分毫伤害予你”,当然,现实就是,这只是原则上而已。我们偶尔还是有失风度、违背诺言。但是不管前一晚我们的内心如何狂风暴雨,睡一觉起来都照样能量满格。想着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如毫无目的的泛海行舟,也许永远都不会抵达,可我们终究还是需要不断地出发再出发呀!嗯,你要不要送个大大的赞呀,给你百折不挠的爸爸妈妈。
不知道这样的开头让你感受到欢乐还是压力了呢?对我来说,你们带给我更多的还是欢乐和成长。我自认非常的理解你,理解你每一种情绪里藏着的心理需要,理解你每一个行为背后的信念,甚至包括你在师长的要求和自我天性之间的左右为难,我都理解。没有关系的,我们在慢慢进步啊!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回首这一岁,都是脚印满满的,深深又浅浅。
有一些先知和小尝试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体验、尝试和外界给他们的反馈中获得成长的。我们的不同反馈决定了一个孩子的不同行为模式。虽然,好多时候,我努力酝酿的平和状态照样会失控,但大多数时候我会尝试对自己发问,我这样做会让她变得更好吗,我这样说会达到我想要的目的吗,我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式?
6岁这年,是你踏入小学校门开启你人生新篇章的一年,对我来说,是我更新自我的的又一年。不能说我们一直都节拍一致、合作愉快,但是我们起码一起在面对各种变化中作了很多探索性的尝试。
比如,我们尝试着去适应小学的生活,尝试在不落下学科学习的情况下,还能在周一到周五的时间坚持1-2门兴趣课的学习。一学期完毕,我们发现好像彼此都有一些力不从心,时间总是被挤压的很紧张,然后我们商量着进行了时间安排上的调整,于是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适应,半学期下来,好像比之前感受好了许多。
比如我和爸爸尝试着在你第一个小学长假(寒假)期间给你制定一套学习计划,因为你那时候要短暂的脱离爸爸妈妈单独和外公外婆待上半个月。我们一起商量、假设、然后修订,最后由你去论证。虽然最后我们也并没有完全的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但是也应该为我们这个想法和尝试鼓掌呀,因为我们探索了家长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边界,下一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们尝试了一起制作新的学期计划,尝试在周末安排自己的任务执行时间,尝试头脑风暴一些办法来帮助我们改善某一个问题……我们做了太多的尝试,虽然有的尝试也是无疾而终,但体验过也是意义。
家庭是一个充满合作的系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会保持这个系统更高效和平稳地运转。当然,个体的觉知和群体的合作与进步密不可分。
我想起去年冬季的一天,你和妹妹一起趴在地板上捏快递包装里的泡泡,噼里啪啦的像在放鞭炮,你们一起玩儿的开怀大笑。我尝试着在一旁认真地观察,而没有急于大喊大叫提醒你们赶紧起来。我在心底里说,与你们发自内心的笑声以及那一刻体验到的快乐相比,我的担心(衣服脏了,地板太凉了)微不足道。
还有一次,急性支气管炎发作后初愈的妹妹,在家里跑跳、疯闹,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因为觉得她太吵而制止她在家里乱窜。我看着她活蹦乱跳的模样,我在心里悄悄的说,我为什么要去干扰呢,难道她健健康康的奔跑不比她蔫巴巴的无力玩闹更好吗?
当我开始检视我自己这种细微的心理变化,当我在每一次做决定之前都选择多思虑两三秒的时间。我就发现了我的细微反馈调整和你们的成长之间好像真的有某种隐秘的联系。
宝贝,你不妨也在做一些决定或者事情之前,像妈妈这样尝试着多想一想,比如写作业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把功课先温习一遍,比如想生气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着给自己一个暂停……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哟!
也有一些后知和后觉
我有些难以想象,你会突然这样的让我觉得省心。比如不再需要我的催促就能早起,能自觉地回自己房间去独立完成作业或者读书。就在去年冬天,我还为你总是在半夜迷迷糊糊中关闭调好的闹钟,保证它们在第二天该响起的时候鸦雀无声感到懊恼呢!但是现在我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我突然就总结出一个道理:就是,孩子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幡然醒悟”,有时候也许是我们大人太操之过急。
我为你慢慢对时间管理这回事重视起来感到高兴,但是我们还得学习更有效率的时间管理。比如你为了早上起床更加麻利一些,竟然在睡觉的时候就穿上第二天需要穿上的袜子、裤子,我当时看到非常生气。后来,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行为的利弊。你会发现这样是不卫生的,而且也不舒适。我们有更好的方式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比如我们早一些入睡,然后比平时早10分钟起床,这样更好。
我对你其实慢慢的不再有非常具体和很标准化的期待,考试应该是个什么等级,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果遇到这种问题你必须用什么步骤去做……就像爸爸一直坚持的观点“让你学会怎么思考比考一个好的分数更重要”,我越来越淡化对未来的无知预测,削弱我们天然那种无知的表达欲望和说教,把重点和精力集中在过程中,在此时此地,在此情此景。也并不是说,我不再关心你的成绩,我是希望在陪伴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时刻,我自己都能尽量去做正确的事情。
我也发现,当我真切的意识到,我只能够把你人生的课题完完全全的与我的相分离,把有一些本该就属于你自己的选择权利归还给你,我们彼此都会感到轻松又愉快,并且效果不会差。然后我鲜少再执拗于你先玩耍还是先做作业,先读课文还是先练习算术,水杯有没有带,跳绳有没有装……我本就不必要去为一个本就不属于我的任务花太多心思。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们的家庭成员总是对我们作出的每一次小改变、小尝试和小行动表达无条件的支持,没有人出来预设我们的行为后果,就是一如既往的适应新节奏和新方式,大不了错了再调整方向。宝贝,你知道吗,拥有这样的家人,也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感恩的事情哟!
宝贝,妈妈告诉你哦,写这一篇的时候,我起了好多次头,用了许多种心情来拼凑。通篇读来,也许你也感觉到了头不对尾或者氛围不大一致。不管怎样,妈妈算是感情恳恳,情意真真啦!至此末了,已是夜深,我伏案静坐,突然想,我也许不应该在情绪起伏的时候写这样一封你还看不大懂的信给你的。与其说是信或者更像是一次对生活的整理。于是我选了一个很安静的午夜,书房静默,但有窗外路灯的光昏黄的低吟和滴滴答答雨声陪我。我仔细地逐一检视这封信,字字句句的斟酌,删除又重新敲敲打打。这样的雨声让我想起你出生的那个夜晚,我是怎样被自己孕育的鲜活生命触动,你哭声嘹亮,生的那般红润又健康。动念之初,我明明对你没有现在这么多期待呀!我们都不完美,没有完美的人。这是我要告诉你的,也是我要提醒我自己的。妈妈也许应该情绪更稳定一些,对传递给你们信息的处理应该更妥善一些,或者我应该减少唠叨,多一些以身作则,或者做一些陪伴方式的革新……你也许可以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上课或者写作业更认真一些,练琴应该更主动一点……可是啊!长大本来就是那样一件突兀的事情,谁能做到尽善尽美呀,这一岁的缺憾和不如意不正是我们未来改善的原点,进步的机会吗?想到这些我也满怀感恩之心,情愿的释然了内心所有灼灼的焦躁。
金惟纯在《人生只有一件事》里面说,如果人生只有一件事,他认为这件事就是“活好”。在我现在看来,我从一个女儿变成一个妻子,再到成为一个母亲,最后回归到我自己的过程算是活好。不断的与各种各样的世俗意义背离,与多种多样的妄念、焦虑周旋,最后能够很平和的把得到看做是偶然,把没有得到当做是对自我的修炼,也算是一种活好。怎么才能活好呢?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们且步且息,慢慢的来找寻答案吧。
养育孩子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我这一年最新的一种感受。我一定要分享给你,不要把你在做的事情,在担负的责任看成是某种“任务”,把它们当做命运的馈赠和奖赏,是事情看中了你,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会通过完成这些事情来累积修炼完整自我的能量。当我一旦这样认为之后,我就更能把你和妹妹当做我的人生盟友,你们向我发出的每一次成长问题解决的挑战都是对我的磨练,我需要并接受它们。
宝贝,我有好多的话想要留给这一岁的你,但我想着啊,六七岁如暮春的第一滴晨露,言语洁白,晶莹清澈,正是我们这些斑斑驳驳的大人回不去的年纪,我不用多透露什么,所有的秘密和道理,时间都会告诉你。光阴悠长,成长的路也不总是逼仄陡峭的,曲折的路上也有蜿蜒的诗意,我们还有许多时间,足以修得完整的自我了。不管你是什么样子,在什么地方,什么年岁,妈妈都会深深的爱着你,充分的信任你!
太久不用,家里的电脑用来十分的不顺手,就此作罢,七岁了,生日快乐!
爱你的妈妈
2022年5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