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正打算写一篇青春话题的文章,妈妈带来了老家的照片。竟不记得那个时候的自己了。

妈妈,大侄女和我。
侄女说:“姑姑,你那个时候好看。”
我现在有的是内涵,好不好。
关于青春的定义,百度上说是15周岁到20周岁的阶段,也指10到16岁的青少年。我写的是15到20周岁的我的青春。
我批评一个高一的学生说:“你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吗?” “老师,俺还小,俺是小孩。” 你小你有理。
我一度认为我没青春,因为青春应该是彩虹的颜色,而不是试卷的黑白色。
当时是家里卖了一季的小麦交了择校费才进了这所高中,按分数是去另一个高中的。感谢爸妈。
2007年到2011年,5年高中,3次高考,瞬间想起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本书。2次高考都与二本院校擦肩而过,最后一次,都考到麻木了。现在想想真崩溃,竟然相同的内容,学3年,3年,3年。一个难忘的细节是,有次跑着去食堂吃饭,猛然看到路边倒车镜中的自己,啊,这是我吗?面色蜡黄,头发蓬松,再看看手,枯树枝一样。高中的我好像梳头没照过镜子,也没抹过护手霜,冬天,皮肤都是皲裂的。有次,摸到同学嫩滑嫩滑的手,才知道皮肤可以这么好。总而言之,高中的我就是个书呆子。
在青春的沙滩上,最亮的珍珠就是友谊。互相带饭,讨论问题,夜谈会,讨论电视剧,毕业留言,毕业照。是笑得最多的几年,也是哭得最最多的几年。
09年高考那年,《一起来看流行雨》正播,成了每次回家最大的期待,到现在还是非常喜欢郑爽。她的剧都会多多少少看点儿,最近在看她的综艺节目《这,就是铁甲》,就是看机器人打架,类似于看拳击,不过有三打一,混打,对打等,比赛制度还是比较残酷的,目前中国选手输多赢少。

后来,去了开学之后才知道地点在新乡的大学,新乡是个风大天蓝的地方,校园里的石榴花很有特色。前面写过了一篇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遗憾就是最后一年的考研。如果说高中的老师教的更多的是知识,大学的老师教的更多的是方法和格局,感恩。
研究生考试,走出考场后的自拍。
假期里打工的经历也成长不少呢,服务员和车间工人,是我再也不想从事的工作。但二选一的话,会选择服务员。收获的更多的是知道了生活的不易。
那些青春题材的影视剧少不了初恋,现实中的青春大部分是考试。我没初恋,只有暗恋。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好感,多拌几句嘴,给过 几块饼干,因为一句“你吃吗?”偷着乐,还有借他的资料书并在书缝里,小楷写上一句有深意的古诗,大学的某天,他发病毒让我电脑关机了,我晚上就发QQ信息告白,玩笑收尾。
高中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此时的恋爱是青涩的,早恋影响学习哦。
回到我自己,感觉青春刚开始,世界还没看呢。面对明天,我信心百倍。
青春岁月已逝,青春心态永存。
The years of youth passed away; the youthful heart lasts forev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