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条产品法则【深度】

10条产品法则【深度】

作者: 喵呜汪汪汪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14:01 被阅读43次

    路径越长,流失越高

    大家应该都接触过转化漏斗,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每一步都是存在流失的。因此,同一个转化过程,提升转化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缩短转化路径。

    比如最基本的用户注册:「手机号+验证码→设置密码→成功」与「手机号+验证码→成功」两个路径,转化率差异非常大。

    总觉得“密码”这个东西该淘汰了。

    产品迭代,要么基于数据,要么基于用户反馈

    上篇文章<一篇长文带你全面了解需求分析>曾提到过这点。

    几乎所有产品经理都经历过YY需求的阶段:把自己当成用户,把自己的需求当做用户的需求。

    在我的产品经理生涯里,经历过自己YY需求、经历过老板瞎提需求、也经历过别人乱提需求,曾经一度认为,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提出需求,后来才明白,需求不是提出来的,而是从用户那里挖掘来的。

    要么通过数据反馈发现需求,要么面对面向用户挖掘需求,对应的产品迭代就是,要么基于数据,要么基于用户反馈。

    不再YY需求,是脱离初级产品经理的标志。

    同理心是核心技能

    原百度贴吧之父、现滴滴技术顾问俞军老师曾在PMCAFF提了3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同理心是天赋还是技能?

    同理心百度百科解释:

    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不会换位思考,会导致什么?就是上面提到的,把自己当成用户,然后YY需求。

    产品经理跟真实的用户之间,可能存在性别、年龄、三观、成长环境、生活方式、掌握知识面、以及对上述的认知等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YY出来的需求跟真实的需求之间可能差着10000个伪需求。

    顺便回答一下俞军老师的问题:窃以为,同理心是天赋,跟个人的性格关系很大,性格细腻敏感的人,更容易换位思考。但是如果刻意去训练,也可以后天习得。

    用户体验跟交互设计关系并不大

    我曾在<产品经理图鉴>中提到,产品经理经常把用户体验挂在嘴边,然而,很多人其实没有搞懂用户体验的真正含义。

    很多产品经理过于注重交互设计,没错,流畅的产品使用,确实是用户体验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点我在<十大可用性原则——如何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一文中有详细说明。

    然,着眼于产品的高度,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才是用户体验的根本,而交互设计,只锦上添花。

    对用户体验,百度百科中的解释:

    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

    划重点:主观感受。发微信,好友收不到,你的感受如何?天猫下单,半个月收不到货,你的感受如何?百度搜索,满屏的莆田系,你的感受如何?

    快速送达之于IM,极速物流之于电商,信息有用之于搜索,对应的都是用户真实又核心的需求,满足需求,是良好的用户体验的核心,也是基础。

    下次提用户体验,先确认你的产品是不是满足了用户真实又核心的需求。

    怎么评判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否OK

    吾有上中下三策,唯君自取:

    上策:问之于用户,真实的用户;

    中策:问之于旁人,身边不相干的人;

    下策:问之于自己,前提你得学会,一秒变白痴。

    需求和推广是产品的根本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初级PM很喜欢谈用户体验(特指交互层面),而越是产品老司机,越着眼于需求本身。

    一个产品能否成功,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莫过于推广力度与需求本身。

    先说推广力度,当年微信从一个免费发短信的应用到国民级的应用,质变的过程就来源于导入QQ联系人,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推广力度。

    花钱能买到的,从团购的千团大战,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美团饿了么的外卖大战,到去年的摩拜ofo共享单车,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行业,想脱颖而出必须靠砸钱推广抢市场。

    砸钱能获取用户抢占市场。这个命题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你的产品必须能满足用户的刚需!很多大佬都喜欢谈需求,特别是周鸿祎的好产品六字法则:刚需、痛点、高频,一直在强调的就是需求。

    真正扣准用户的刚需,甚至能达到现象级的效果:世界上唯一100%和谐的中文社区——某1024论坛。

    虽然交互设计极其一般,甚至很难找到网站入口(有入口的同学请私聊老K),但因为抓住了人类深植于基因里的刚需,其口碑是一致的好,甚至站内用户的分享交流竟然罕见的没有任何冲突。隔壁微博贴吧之流动辄引起骂战,1024论坛真的是中文社区的一股清流。

    PMF比MVP更重要

    PMF:Product Market Fit,指市场和产品的最佳契合点;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指最轻量级可行性产品。

    MVP的意义在于,在没有100%确认想法可行的时候,用最小的成本去检验一下,通常1.0产品都会采取这个原则去开发,其核心是降低试错成本。

    PMF是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概念:在一个好的市场里, 能够用一个产品去满足这个市场。其核心是作为增长的基础。

    关于PMF,老K并没有真正去实践过,在此只能泛泛地说,找到产品与市场的fit点,是高速增长的基础。

    Keep growing, Fuck anything else

    增长之外,都是狗屎!对所有的产品,增长就是王道!

    互联网时代,我们见证了很多巨头的崛起,实际上人口红利在这里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8亿,之后的增速会变缓,相应的产品做增长会变得困难,困难中总孕育着机会,老K在这里大胆预言,增长产品经理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得屌丝者不一定得天下

    提到互联网思维,有一条很瞩目:得屌丝者得天下!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这条是无比正确的。比如小米公司,年入千万的高富帅跟年入几万的屌丝,其购买力其实差不多,两三千的手机谁都买得起。

    要提高出货量,正确的思路肯定是吸引更多的屌丝来购买,而不是让高富帅购买多个。

    然,这种思维方式却不是放之四海皆准。

    老K曾经负责过一款面向低净值用户,也就是专为屌丝而生的理财产品。当积累到一定的客户量时,我们看了一下数据,发现还是20%的用户贡献了80%的持有。

    我们当时就不高兴了,这太不互联网了!于是乎,我们针对性的对低持有的用户做了很多活动,最后却收效甚微。

    后来我们慢慢明白,互联网金融跟传统的金融行业没什么本质区别,持有最高的20%的VIP用户比另外80%的屌丝用户重要得多。

    可能有同学会想到余额宝,没错,我们当时模仿的就是余额宝。最后大家都懂了,有些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想要复制一个余额宝,还是洗洗睡吧。

    以上“铁则”皆可推翻

    古代群经之首是<易经>,易者,变也;物理学上,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就像上条说的,很少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以上九条所谓铁则,不过是老K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在一定条件和场景下是OK的,但限于个人经历与思考深度,难免有失偏颇。

    思维方式可以借鉴,而结论切忌直接引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条产品法则【深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jy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