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那时的老街坊说,姓胡的这人只是面相恶,人品却不赖。
刘玉英总是边走边打,边唱边舞,只见莲枪在她的身上上下翻滚,左右开弓,前拍后打,有板有眼,十分精彩好看。
箍桶巷外有一条泥巴路,下了雨,一般人走一趟回来,鞋子会沾上好多泥巴。可是这老和尚明明见他踩在烂泥上,但看他的鞋子,就是不沾半点泥巴。
……
这些奇人有屠夫,有箍桶匠,有老和尚,有弹花匠,有吹糖人,有剃头人,有神婆,有仙姑……一个个曾活跃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手工艺人们,不知何时竟然悄悄消失了。以至于,拿起这本书来,竟是思绪万千。满满的记忆,也略带淡淡的伤感。
看了许久,想了许久,终究忍不住下笔。对于想要寻找旧时趣味的70或者80后,或者想要了解上个世纪手工艺人的,亦或是单单想了解江南民俗的,这本谈正衡先生的小品文——《故园奇人人不耕田》——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比较独特。大部分书翻开就是简介,序,就像是商店罗列的商品,锃光发亮的彰显着他们的“可买性”。这本书像个羞涩的大姑娘,不言语,不多嘴。要想了解我,您慢慢来看吧!
这本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厚厚的一摞画。未见其文,先见其“人”。卖肉的胡屠夫长啥样?那个打莲枪的大美人到底有多美?货郎老五行情有多好?弹棉花的弹出的红双喜是啥样的?……从这些画上,也能让人遐想一番。第二部分就是正文,没有华丽的或者新奇的引人的“流量式”标题,简单明了,就是手艺人的名字。就是胡屠夫,王连举,刘玉英,赵大头,货郎老五,杨开三,罗老二……这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下子记忆就扑面而来。
作者可谓妙笔生花。没有什么宏大叙事,就是平常的闲言碎语,可是真让人着迷。那些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行业,在他的笔下,竟然那么让人着迷。
那个面相凶恶的胡屠夫,手起刀落间,竟然完整的剃出一副猪骨;那打莲枪的刘玉英挥舞着莲枪如此美丽动人;弹棉花的小两口真会琢磨,不识字竟然能在被上弹字……每一种职业,在他的笔下都有一种内在的灵魂。
文字之间,可以看到的是作者的观察细微,对这这些职业和这些人的一种熟稔。吸引人的另外一点,就是这种冷静叙事吧!
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职业,很多人,很多事。但这些人,这些事,作者处理的很冷静,不做评论,不说褒贬。
刘玉英因为他爹犯事了境遇一落千丈,被人欺负,名声大坏,最后嫁给了残疾的荣军。爱下棋的赵大头,打遍片区无敌手,最后修机器的时候,被一个不问情况的愣头青一合开关,人头落地。对对眼老叶捡核桃时,身后的墙突然倒塌,侥幸逃过一命。小娥遭人祸害,凶手不明……
一件件,一桩桩,让人唏嘘感叹,可在作者的文字里就是那么冷静。真是余华那句话——“把悲伤留给读者”。
读完后,也是感慨。回想起儿时,确实有这么多新奇的人和事,当某时回想起时,确实是一种很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而我们的孩子的童年有什么呢?相比之下,他们的童年真是“幸福地一模一样”。这本书也可以作者亲自阅读的书目,跟孩子一起回忆回忆从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