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MBL)举行2017年度博士后学术报告会。天津大学副校长、我校化学化工学院1983级校友胡文平教授以及实验室全体师生参加会议,实验室主任谭蔚泓院士主持会议。12名博士后分别介绍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会师生对报告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并就进一步做好研究工作进行沟通交流。
博士后具有深厚知识基础和探索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近年来,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高度重视博士后的招收与培养工作,优化博士后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青年科学家团队,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目前,实验室在站博士后共12人,分别来自巴黎第六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其中1人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1人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他们主要在化学生物学、生命分析化学、功能材料与纳米科学、分子医学等学科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这些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博士后们齐聚麓山脚下,共同探讨学科交叉领域的未知问题,对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大有裨益。据悉,该实验室博士后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顶尖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2017, DOI: 10.1002/anie.201701366,影响因子11.994),该研究致力于将白蛋白砒霜智能纳米药物用于慢性白血病治疗。目前,实验室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课题研究,争取开发相关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其他前沿性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持续探索中。如玄文静等5位博士后专门从事“分子元素”研究工作,根据需求设计合成多种具有活性且功能不同的“类核苷酸”分子模块,称为“分子元素”。以分子元素为单元,利用DNA合成仪自动合成的超核酸功能分子,可以协同集成分子元素的功能产生新功能。传统的分子制造方法步骤多、效率低、成本高、不精准,而通过分子元素设计合成新的分子有望突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实现高效、低成本且大规模的精准合成,为物质科学提供一种颠覆性的功能分子与材料设计和合成策略。
据了解,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完善评估机制和激励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学氛围,为国家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