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去杭州出差,临走前吐槽说,当年给我买的kindle算是白买了。她看它闲置了这么久,对我着实有些失望。确实,我好像有两年没摸过kindle了,连盖泡面都没用过它。
这也揭露了自己的时间分配得有多糟,下班之后,空闲的时间里自己大多都在刷手机。当然,时常也会焦虑,但通常是,对自己的期待想得多,做得少。
即便是自己喜欢的电影,也是想得多,说得少,更别说花些功夫来写一写了。看完诺兰《信条》的一晚,几乎花了半宿时间捋清电影的叙事,但是却也懒得再去费笔墨做解读了。
爱人走后,自己重新把kindle拿了起来。在她出差临走前我们看了两部电影,一个是《夺冠》,一个是《我和我的故乡》。
《夺冠》比我预期的要好一些。虽然它上映过程一波三折,经历过陈忠和的抵制,经历过因新冠疫情导致的撤档,经历过改名,经历过删改,但是整体观感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我不认为《夺冠》是前后叙事逻辑矛盾的。《夺冠》在主题的完成上相当完整。它超出我预期的部分在于,电影不单单在书写女排的热血和励志,更是展现了女排在国家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复杂状态。更重要的是,在国情的复杂变化下电影守住了“女排精神”这一主题。
陈可辛似乎永远在刷新属于大陆题材的类型片观感。从《如果爱》,《投名状》,《武侠》,《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再到《夺冠》,如果你把他们放到一起,并把他们的时间顺序打乱,让一个从没看过陈可辛电影的观众一个一个看,不管从电影概念还是制作水准上,他根本判断不出哪一个是前几年的,哪一个是最新的。这说明了陈可辛有很强的把控制作水准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超过大部分同行的那种比较前沿的类型片电影理念。
这次的《夺冠》设置了各种形式的对立点,最有意思的是一对是“专业”与“非专业”。
专业的演员、运动员与非专业的演员、运动员。
从角色来说,无论是专业演员巩俐去扮演郎平,还是专业运动员变成演员,两者非但没有相互抵触,还产生了一种异样的化学反应。专业演员们以高水准的演技引导着观众走进故事里,专业运动员们则用自己演自己的真实感情带着观众走进了一种实况式的情绪情境中。
电影里更多的则是以国家发展巨变为背景所呈现的种种对立点。比如,过去的女排与现在的女排,过去的蛮力拼命与现在的智慧策略,过去的郎平与现在的郎平,过去的国家荣誉与现在的个人诉求等等。
而正因为电影里国情巨变下的各式各样的对立点,许多专业的影评人批评电影的前后过于割裂,并且叙事逻辑存在矛盾。但是,自己看完后感觉到,电影前后的那种割裂感是导演故意而为的。因为电影本身就要拿时代发展前后的巨变做对比。
以前国家发展落后,现在,大国已然崛起。
以前女排用拼命换取冠军,现在,女排强调用先进的训练机制赢得冠军。
以前运动员为了集体牺牲自己,现在,运动员在团队中寻找自己。
以前我们在胜利中寻找自信,现在,我们自信面对一切。
电影最扣题的一个设定在于,电影前后虽然看似割裂,但是暗中却存在着因果联系。
以前“郎平们”创造女排精神,现在,它看似已经过时,但是,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旧女排精神的否定与颠覆,而是接受与铭记。最重要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造更适应当代国情的,新女排精神。
这大概就是电影要说的事。
更简单一点说:如果说是发展,当然得是,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