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杭州看展览(2)

2021杭州看展览(2)

作者: 颐和_1101 | 来源:发表于2021-08-08 22:24 被阅读0次

    眼看着假期余额就已经接近零,明天就要正式上班,心里七上八下。今天是中元节,我已经返回距离学校一尺之遥的校区,外面一直在下雨,看来今天不能出门运动了。

    早晨吃了早餐鼓足勇气去了学校,发现办公室已经被打扫的窗明几净,顿时有了几分上班的信心。于是非常有耐心的给几株多肉植物重新配了土,换了大盆。

    回想起一个月前的旅行,竟然已经有些模糊,要赶紧完成最后一篇记录,主要是看江南古镇。

    以前我曾经去过乌镇、同里、朱家角这些名气颇大的水乡,掂量掂量印象最深刻的,好像都和吃有关。乌镇的杨梅、同里的银鱼炒鸡蛋和煮鹅蛋、朱家角的一大桌子丰盛的荤素炒菜,那天抢着吃了好多碗米饭。对了,第二次去朱家角看到耕读园里有现场昆曲表演颇感兴趣,可惜必须等到黄昏落日后,灯光布景在园子里亮堂起来,演员才会登场表演。时间不够,只能作罢。

    其他还有什么印象呢?对了,说到耕读园,每个水乡都有一些名气很大的故居大宅、家族祠堂等等,还是很有看头的。可惜那时候我懵懵懂懂,看不出个啥名堂,除了留下很多摆拍的照片,其他都忘记了。

    富阳龙门古镇

    来杭州是临时起意,之前全无计划和准备,全凭当地老友接待,决定自驾在周边转转,走到哪里算哪里,看到啥听到啥就是啥。驱车一个小时,就到了富阳的龙门古镇。

    富阳这个地方很容易记住,因为总会让人联想起【富春山居图】,据说这幅画主要描绘了从富阳到桐庐的一路山水美景。这次旅行后我才知道,这一路山水牵扯到很多重要历史人物:严子陵、孙权、黄公望。

    龙门古镇里没有龙门客栈,龙门这个名字放在江南突然间就没有了戈壁滩的大漠风沙和英武豪气,而是化为山水云间和耕读之家。这里是三国大人物孙权后裔开枝散叶形成的古镇村落,据说里面绝大多数人都姓孙。

    进入古镇需要购买门票,价格还不低。疫情期间没啥游客,于是直接开车进入古镇深处,省了门票。下车向外一看,哇!四面环山,白墙黑瓦原生态,绿油油的菜畦,大赞漂亮!

    美颜还是素颜?这是个问题。

    买门票直接进入的龙门古镇,看到的就是古镇美颜后的样子。道路平整有标示牌,两侧房屋全部修缮一新,体面大方,界面友好,商业气氛浓厚,支持各种服务。

    若是从古镇深处进入,看到的则全然是毫无修饰的素颜。古老的宅院里晒着花花绿绿衣服,房间里的摆设好像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式的冰箱洗衣机从门扇里隐隐约约露出一角,各种农具随便摆放在地上,白色墙壁上投射出斑驳的痕迹。住户几乎都是60+的老人,大约是寂寞得很,非常渴望有人跟他们聊两句。

    因为没有提前攻略,手里也没有导览图之类的介绍,没有概念的一通瞎走,猛不丁就站到一个叫做百步厅的院落前。当时看了一眼大门,只觉得好,但还不知道这里竟然是龙门古镇的核心参观点之一。

    南北两地的村落建筑和大城市的现代化建筑相比,保留了很多原始样貌,区分度非常大。但如果走在杭州和西安两地城市中心,几乎很难判断出彼此差异。类推到人群也是如此,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成都西安,从城市中心闪闪发光的金融中心走出来的小白领,穿西服打领带,喝咖啡啃面包,差别不算太大;然而到了市井和乡村走一圈,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说话腔调,则完全不同。

    都是明清时期体面的建筑,龙门古镇和西安关中博物院,迥然不同。只要是中国人,随便瞟一眼,一定能判断出哪个吃大米,哪个吃面粉。

    大门口的地面上,随随便便用石头砖瓦垫起一个长石条,上面赫然显示有当初修建百步厅的时间。石条上面并没有被摩擦的光滑锃亮,看来照规矩,这里不能随便坐。

    大清嘉庆十四年六月

    古镇深处的建筑院落虽然没有大规模修复,但是应该已经开启保护研究。重要的建筑物门口会出示简单的模型图,方便游客了解院落的大致组织结构。这栋宅院的结构跟我的草堂401还蛮像的,进门就是入户花园。

    百步厅最为出名的就是门口这个大院子。长廊上柱子成排,景深层层叠叠。围绕院子走一圈,我猜有好几百步。

    在古镇里逗留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天气变化莫测,不远处的山峦浓雾薄云层层叠叠,百步厅这个时刻却是瓦蓝瓦蓝如洗的天空。台风刚刚过去,天气算不上酷热,但是潮湿的空气和汗水湿漉漉的包裹着人,非常考验人的耐力。读师范学校时候我的同桌曾经说“心静自然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那是临近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复习阶段,大热天的他却穿了一件黑色厚实的西服。后来每到周围环境不舒服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这句话,我要控计我计几。

    虽说百步亭已经成为景区,但是里面也照样是一幅原生态没人打理的样子。

    院子中心空地用竹竿搭着晾衣架,衣服却晒在屋檐下。估计是怕风一阵雨一阵,衣服没办法晒干。闲闲散散的几个当地人,偶尔进进出出,对人很友善。

    我很喜欢这个角度站着看过去,因为站在这里前面的那个房屋建筑模型图纸和实景一下子就一一对应起来。

    走进房屋内部,进门是个并不宽阔的通道,左右两边各有一口水池,里面有红色的金鱼,有养殖的螺蛳。

    中国人喜欢四合院,端端正正,团团圆圆。北方天气干燥,温差很大,四合院开阔,正房厢房各据一方;

    南方天气炎热,为了通风遮阳,四合院缩小中间的院子,成了这样的天井。天井,并不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区域,养点兰花还不错。

    话说兰花真是太娇气了。我家的兰花,就因为一次浇水稍多了些,现在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才半年,好可惜,呜呜~

    素颜,自然美

    这里的白墙黑瓦配着鹅卵石铺的地面,不知道有多久没有修缮。虽然颜色衰败,但搭配在一起,有一种沧桑感。从局部剥落的地方看,原来白色墙面里面也是鹅卵石垒砌底座,防止因为台风和雨水过多,泥墙坍塌。

    话说今年的台风可真不少,都已经入秋这么久,这两天又要来一波。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人在画中游

    中国的民居既有比较保守的采取轴对称形式组织庭院,也有比较活泼的庭院用不对称组织结构,印象最深刻的是苏州的狮子林。那栋大宅门,是绝不肯同于普通的一进、二进、三进的布局,因为那样就好像一部俗气的电视连续剧,看了开头可以猜到结尾。

    狮子林的庭院布局颇有意味深长的幽默,每个院落的进出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性格、章法和讲究,偏偏就不按照常规出牌。

    陌生的客人走进去,会目不暇接新鲜感倍增;即使熟客走进来,也照样会一路探索新发现,兴趣盎然。

    这户人家的大门,颇有几分狮子林不走常规路的风格

    子孙厅,虽然已经被当地老百姓当做很家常的地方,但也是有建筑模型图的正规景区。

    原本顺着路标找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出来时被小巷口聚着几个当地老人家,热心的比划一番路线图,建议一定要去看看。好吧,再找一次。还好找到了。

    面阔三间,立柱依然笔直,柱础似乎也是原配。 看到了一件真正的蓑衣

    今年春天在晋祠进门处看到水镜台,是卷棚顶和歇山顶组合而成,心想还能这样?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各种屋顶组合着来的建筑并不少见。

    就连龙门古镇的大宅屋顶,也有组合装。

    曾经看过张克群老师的一个系列丛书,其中有一本专门介绍民居,说是南方民居常常会用到一种“月梁”,就是专门选用粗大略有弯曲的树木作为梁,如同一轮弯月,因此得名。为了让读者更加明了,还配了一张她的手绘图,我当时随便瞄了一眼,有些记忆。没想到突然在这里看到许多“月梁”的实物,想印象不深刻都难。

    三架梁、五架梁,还有旁边卷棚的这条也许叫做抱头梁,全是月梁。 天井下面通常是凹下去的鹅卵石地面,因为常常聚点雨水,潮湿,苔藓遍地 天井上方,露出一块小天地。北方人表示很憋屈。

    走在古镇曲折的鹅卵石小径上,寂静无人。两边的大小宅院既有遗留下来老式传统的,也有新建起来的现代化房屋。新修建的房屋统统随着周围的节奏通身雪白,不过下半截会做成清水砖墙,最后加一个黑色的顶。如果用无人机在空中俯瞰,肯定是浑然一体,没有突兀的感觉。

    你盖你的阳关道,我住我的独木桥 古镇并不算大,七弯八绕没有一会儿,就从深处走到镇中心。发哥、华仔、祖贤等等七零后心中的巨星,算是一条从过去到现在华丽丽的分割线。

    南方的每一个村落古镇几乎都有小河,北方人一直很难理解一条河养育一群人的说法。大家都在一条河里洗衣服、洗菜、取水饮用和做饭,当然还有其他你懂我懂的需要用水的事情。难道不会交叉感染食物中毒吗?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自己都感觉是个很傻的问题,但是我还是问了当地的朋友。

    听完答案,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到的一则故事。

    说是一个秀才与一个屠夫不知道怎么为一个哲学问题杠上了,后来吵得急红了眼,拿自己的老婆作抵押打赌。争论的焦点是:眼不见为净/洗干净,哪一个更干净?决战的方式是让周围邻居乡亲投票,结果秀才输了。秀才失魂落魄的回家告诉老婆这个噩耗。没成想老婆比他沉着冷静,说:木事。

    第二天,老婆让秀才在周围广泛宣传,说是要大摆宴席,送妻再嫁。等到周围邻居大叔大婶都来了,秀才老婆拿出自家的马桶,当着众人面洗了个干净,然后淘米做饭,惊的众人纷纷掩鼻逃去。秀才老婆哈哈大笑,说:明明是我家公子赢了!

    好吧,这个问题以后我再也不问了。

    旅行,就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到别人住腻的地方住住。

    龙门古镇的墙头很有意思,一层比一层高,每一层都还做一个装饰性的挑檐。这是为什呢?回来之后查到了答案,这种墙头名字叫做“马头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建筑密集,火灾蔓延。主要体现在徽派建筑,江浙也常用。

    要是没有疫情,这里一定是打卡拍照的地方。

    曾经权倾千里的孙权,打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最终也逃不了子孙隐姓埋名,深居简出的结局。这个段子也许会让你替那些千古风流人物唏嘘,但是再细细一想,难道这不是一个挺优雅的后续吗?

    英文翻译,非常有意思

    年轻时候不懂事,什么都喜欢新崭崭的。只有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对于保留原始面貌的陈旧痕迹,才觉得意味深长,值得玩味。

    转角遇到爱

    我很好奇这么多鹅卵石是从哪里来,询问了当地朋友之后不禁连连后悔,这又是一个傻问题,鹅卵石当然来自于河边。但即便是就地取材,这么多石头要从河边背过来搭屋修路,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对于贫困人家,或许真的就有每天娃娃放学背一书包石头回来,积少成多的事情。

    那时候,没有电子产品,估计也就不会有密集恐惧症患者。 蓝底金字的权衡天下,霸气十足 修古复古返古 打扫的干干净净,却无游客光顾,损失惨重不?

    看到这里,龙门古镇也就差不多走完了,天气闷热的厉害,幸亏人少还能喘得上气,返回上车的路上碰到了一对两小无猜,好像走进了影视频道。

    可惜听不到他们俩在聊啥

    村口的一排大白鹅正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自由漫步,其中一只白鹅的翅膀被涂成红色。当地朋友告诉说,这是家家户户给自家可动产做的标记,以防纠纷。

    最后一眼,诗意滴很
    桐庐民居

    桐庐这个地方名气不小,但我来此以前一无所知。旅行就是这样,必须亲自走上一次,对其才会有感受和印象。想起来职场原理也是一样,很多工作基层都希望领导能亲自来视察,即使走马观花看个大概,心里也会留有印象,说不定哪天就被提拔了。

    桐庐民宿,等着啊,说不定哪天我就来提拔你们了。 哪里像是乡镇民居,秒杀我的草堂401大平层了。 黑白相间,素净雅致。白墙上点缀有花窗,点睛之笔。 大雨磅礴,密集的雨点打落在池塘中,看起来很深的样子。难怪教育部每到节假日就要频繁发布谨防溺水的安全警告。 隔水看过去,好像是一个戏台。少年闰土那样式的

    自从有了大众点评、美团等等软件,人们寻找美食有了更多的参考坐标,一番手机操作,跟随地图指引,就来到桐庐极其热门的餐厅。不看食客不看菜单,首先让我们放眼四周看看这个用餐环境。算不算水乡味十足?

    有小桥有小船,有水草有水禽,有古琴有幔帐,不过要想坐在这里面吃饭,怕是要提前预约才行。 八角攒尖的亭子,大圆桌太师椅,油纸伞梧桐树,很难想象这么小的餐厅到底是如何布置出这么多环境场景。

    人都说:貌美如花和潇洒倜傥,虽然都属于外化的包装,但是可以诱发异性产生探索的兴趣。如果内在灵魂再有几分有趣,那绝对是加速荷尔蒙分泌,爱情速成的添加剂。迁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模一样。

    烤花甲 焗盐虾 爆鱿鱼

    美餐一顿,唇齿留香。这是此行出来吃的内外兼修的一顿。

    建德古镇

    建德古镇留下来的印象已经不是太深,新崭崭的一大片白墙灰瓦商业气氛很浓,间或其中有一些古老的石头牌坊。站到古镇中心的城楼上向远处看去,里圈的古镇看样子是刚修建出来的商业景区,外圈则是典型的南方乡镇企业丛生的样貌。

    城楼望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总喜欢将山水浑然一体的地方当作风雅之地,陶冶性情。这里群山环抱,大江大水缓流而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阡陌纵横,迎客待发

    虽然连续暴风大雨多日,但是钱塘江水依然平静如初,碧绿不惊,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记得有一年暑假,广西暴雨,我在从桂林到阳朔的游船上看漓江,一片混沌,目不忍睹。

    看样子,这像是一条货运船,不知道现在水运是否还算价格最低廉的运输方式。

    建德古镇最大的收获是误打误撞进了一栋无人看管,无介绍说明,无家具摆设的大宅门。大宅子空空荡荡一无所有,但是从宅子的面积和布局设计上看,可谓是壕气冲天。

    低调奢华的无名壕宅

    这座宅院看起来属于老宅翻新,主要的木构件都还是原始的状态,局部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做了维护修理。一楼二楼面积相同,上下格式略有不同,两层均有七进之深。暂时没有后庭花园,但后门外有一大片荒野地,将来或许会恢复一个吧。

    每个天井都悬垂着两条铁链,上面缀着像莲花又似元宝状的铁质装饰。 从最后一间房向外望去,宅院外有一块小小的空地,还未修整出来。

    尽管是近代仿古建筑,图省事没有在设计上创新取巧,但是也尽量按照传统样式来设计每一道门窗,一眼望过去,虽然没有新意,但冰裂纹、格扇窗倒是尽量变了几个样子。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一楼二楼走了一圈,心里既好奇又羡慕,谁人才能有这么大面积的宅院?再过几年来,这座宅院门口会挂上什么样的牌子?好吧,过几年再来看看。

    在建德古镇里随便又走了几处地方,也许是因为有了龙门古镇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惊艳,到了仿古的地方,有些提不起来劲。看到一条非常普通的小道,通道口却赫然挂着牌子,一本正经地介绍这里是一条闻名的窄巷,令人忍俊不禁。

    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的巷子 这条小巷因为远处的双拱连廊,还有几分看头。

    很多地区现在都认为发展旅游业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方式之一,所以但凡本地有些老物件都会深度发开,力争以此打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之地,吸引游客光顾,据说有些地方为了争夺古人出生地还差点吵起来。建德古镇不存在这样有争议的问题,人家是有真家伙的老古董。

    有名有姓的石牌坊,极为华丽,共有三处吧。

    这样的石牌坊在古镇里有好几个,大眼看了一下名字,都和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有关,类似于今天的光荣榜。不过那时候的光荣牌坊可不一定是咱家有多少钱就办多大事,一般是官府或者皇家批准,奖励拨款才可动工。在讲究等级的时代,公开给大家看的建筑物,尤其是政府拨款的牌坊,允许盖几柱几间,几层几顶,都是面子。

    老爷,敢问这是不是给你修的牌坊啊?

    三元坊紧挨着一栋气度不凡的老宅,大门口有一尊身着官服,头戴官帽的大人物雕像。大人物身旁有石桌,有茶碗,这让我感觉非常好玩。要知道有身份的政府官员是不太可能这样坐在家门口纳凉喝茶的。

    为了家乡的游客,拼了! 果然是个大人物!

    江浙是个出才子的地方,然而为了平衡全国各地,朝廷常常出些政策控制这些地方的录取名额,我记得好像唐伯虎就是这样因为政策生生没有入朝做官,改作风流才子去的。这一点和今天全国高考各地录取分数线不同有点类似。然而这位生于建德的大人物竟然可以在连续三场难度递进的考试中全部状元,明朝三百年唯独一人,确实值得建德人好好挖掘一下,素材不错,应该放到文庙。

    对了,地图上有文庙,但是没有找到。

    大人物宅内一角,足见与众不同。拐弯抹角都是精彩。

    离开状元府,随便又看到几处蛮有意思的地方,例如这种欧式栏杆、中式浮雕花纹、挂着红五星的新华书店。

    上个世纪的窗户,本世纪的门

    竺可桢旧居,要买门票才能进去,当时实在是有点累了没有进去,现在非常后悔。光看这个大门就很漂亮,后悔中。

    建德古镇的收尾之笔就在这里,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复古风。

    从建德出发,一路高速,大约三个小时返回杭州。

    晚上回来吃了一大碗兰州牛肉面。刚倒进胃里还未消化,老妈就来了电话:“今天一定要吃碗面喔,,,,,,”

    暑假旅行到今天【中秋】才全部写完,比我预想的竟然推迟了这么久。要不是又心里痒痒着国庆七天假期外出计划,恐怕还没有心思完成这个记录。

    原本在手机备忘录里还写了一些要在最后总结的几条经验,现在回过头来看,都是多余。很多自己所认为的经验之谈对于他人而言是毫无意义的。小马过河,一定要自己走一遍才是财富。

    回家以后将一路门票和导览图钉在草堂401的软木墙上,拉斐尔的湿壁画、莫奈的睡莲与敦煌、建德古镇挨挨挤挤在一起,相映成趣。我心满意足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杭州看展览(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tn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