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一分钟,数以百万字的信息在各种平台上流转。十几年前,还有一些人悲怆的说,当前一天的信息产量相当于过去几十年的量。今天,这种对比人类已经不屑于去做了。仿佛白天之后是黑夜,夏天的白天更长,冬天的黑夜更长。天经地义,不需讨论。
信息爆炸的年代。不能奢求太多有思想深度的信息,仿佛去自助餐厅本不应该太追求菜品的美味。微信公众号上大家在追求10万加的点击量,微博上人们在追求百万的粉丝。
对更多人来说,知识变现和信息变现差别不大。
我此时写的,其实也是在追一个热点。
今天,微信群中流传着一个消息:星级酒店客人离店后床单不换,用具不洗。
这个消息并没成为热点。
不应该啊按说。这个消息政治上没有话题感,居家性又强,洗底也方便,热度也好拉动。可偏偏没上热点。
仔细想想,也就能明白:酒店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分分钟的事情。
用公关公司解决网上的传播渠道。
用客服部门对核心主顾表达忠诚。
用冷漠对大众房客的质疑无视杀。
即可,不需要再做什么。
酒店面对这种质疑,都算不上公关事件。在一个可以和稀泥的事情上,解决问题可以完全依靠和稀泥的方式。
早在几年前,酒店行业就有过类似的调查。其实也是无果。
敲黑板:让我表达结论式的立场先——这次的测评事件有猫腻,但酒店一直有猫腻。
测评有猫腻,据说蓝莓评测的金主是穷游网。有点类似王自如收了小米的钱然后独立评测手机的意思。
而且测评过程有猫腻。不同的日子不同的人能这么巧住酒店的同样的房间,有点古怪。
但酒店没问题么?
你出差,到了预定的酒店,其实很难更改。除非是在三线四线城市,即使更改,你也会想:万一更差呢?
你拉着女人或者男人开房,到了预定的或者临时找的酒店,你才懒得管酒店床单干不干净(或者到底干不干净)。
这次关于酒店测评的讨论,在超过我想象的速度跑偏。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了一些文章,总在转载时说一句:住过那么多五星级酒店/住过很多次喜来登了/住过很多次希尔顿了,等等。
好在没有傻逼说住过很多次如家了。
酒店是不可能如家的。宾至如归,既然如归,便不是归。
敲黑板:酒店的问题不是卫生的问题,住五星级酒店比住《人在囧途》版酒店要好,但酒店的存在就是问题。
不在家中的睡眠,难得安眠。
酒店是什么地方?
酒店是一个无论发生过什么,一个小时几个小时就可以变得一切像是没发生过的地方。
酒店是一个你最陌生却需要放下所有防备安眠一晚的地方。
为什么说酒店有问题,因为酒店生而便是问题。
不在家中的睡眠,都难安眠。
酒店安全么?前年的女子酒店被掳事件,美国的华裔女子神秘失踪事件,一个发生在快捷酒店,一个在发达国家的高级酒店,区别在哪里?
在一个任何事情都喜欢通过阶段性的大张旗鼓搞运动的形式推动的环境里,酒店安全,从来都是一个虚拟话题。
现在的东莞,单身女子在酒店大厅待着的时间久了一些都会被盘问。
现在的汉庭,貌似门缝里也从没少了小卡片。
东莞的女子,是谁不让她们坐在大厅的?汉庭里,是谁允许谁扔的卡片?
再说一次,测评有问题,不代表测评对象就没有问题。
尾声:无奈的平和
大家洗洗睡,该干嘛干嘛。
至于爱彼迎,民宿之类。
稍安勿躁,热气散了自然就是真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