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渴饮匈奴血,饮马黄河边

渴饮匈奴血,饮马黄河边

作者: 薛崔愿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09:18 被阅读194次

    公元前119年,21岁的山西青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奉旨出征匈奴,途经多年未曾履足的家乡河东平阳,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临汾。

    暂作歇马时,霍去病与亲生父亲霍仲孺相认,与此同时,同父异母弟霍光第一次出现在这位少年将军的面前。

    相较于对父亲的感情,霍去病似乎更喜欢这个年仅10岁的弟弟,在行军打仗中也不时与诸将谈及自己与弟弟短暂相处时的愉悦心情。这种愉悦心情促使他在得胜还朝时,也将霍光带在了身边,见识了长安的繁华,朝拜了天子武帝,由此霍光从基层做起,先为郎官,后为侍中,兢兢业业,唯恐有失。行事乖巧,遇事沉稳的人,就像沉静的花朵,令人感到发自内心的舒畅与欢喜。

    霍光就像是一朵花,他赢得了朝廷上下几乎所有人的欢喜,包括汉武帝刘彻。因之这个男人的特殊身份,他对霍光的宠信更具有影响全局的功能。

    很大程度上,刘彻对霍光的宠信来自于“爱屋及乌”的心理。

    霍去病少年成名,风头盖过一代名将,其舅舅卫青,前程武功皆不可限量,却不幸在24岁时,因病早逝。刘彻哀叹之余,很自然地将对霍去病的全部宠爱放置在了霍家的唯一骨血身上。

    冠军侯去世不久,刘彻就封霍光为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的待遇,随伴左右,直接负责皇帝的出行及其安全。与其说这是汉武帝对霍光的信任,不如说是对霍去病信任的延续。

    然而,他人加恩,自己却不能不思量自己的位置。霍光和他的哥哥一样,也是个聪明人,他的聪明就在于,在宫闱森严,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宫廷之内,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正如《汉书》所说的:“出入禁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为人沉静详审。”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这为霍光开阔视野,洞悉人情,锻炼自我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莫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由于主要精力放在内廷之上,而没有像卫青、霍去病那样,渴饮匈奴血,饮马黄河边。汉武帝驾崩之后,宫廷一切的变故与翻转也与之有着解不开的关联,霍光终身未出塞,可是却成为朝政纠纷的中心。

    这,或许正是“霍光也并没有成就无人敢于之争的权威”很重要的原因。不过这是否是晚年遭受“巫蛊之祸”的汉武帝刻意让霍光成为“众矢之的”的安排,今人已不能做完全肯定的回答。

    实际上,如果说刘彻在选择金日磾、上官桀为顾命大臣,只是出于人事安排的“技术性”考虑,那么选择霍光,无疑是将其视为唯一能信任的人。

    刘彻驾崩前,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的图画赐予霍光,嘱托霍光像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一样辅佐刘弗陵便是明证。

    其实,绝对的信任有时也并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因为这会让人除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外,别无他途可以报恩。霍光也许不会这么想,但事实上,他已经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当日的情景,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武帝穷兵黩武,国力已几近耗完,内斗也因武帝身后的利益再分配而隐现于宫闱之内。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团结。出于这种考虑,霍光与金日磾及上官桀同受武帝托孤,乃以女二人分嫁金之子金赏及上官之子上官安。上官安及霍光之女生女才六岁,即立为昭帝的皇后。利益勾连,才可能有所牵制,而趋于一定限度的平衡,这就是所谓的权力制衡体系,霍光对此是深有体会的。

    但这种人事关系上的相互“和睦”,却给昭帝刘弗陵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这不仅是“政事一决于光”,更多的来自内心的恐惧。

    帝王在恐惧什么呢?自古无出一理——功高盖主,取而代之。即便昭帝年少有为,淡淡的几句话就将上官桀设计诬告霍光谋反的事化解于无形,让满朝文武都一致认为这个14岁的小家伙“高祖、文、景俱不如也。”但怎么说汉昭帝毕竟年少,尤其作为帝王,出于本能,他不得不有所提防,也正由于朝政勾连错节,皆有霍光一人独裁,每次见到霍光,这位少年皇帝都只能“虚已敛容”,背后冒凉风也未可知。世论这为霍家的最终败亡埋下了伏笔,不是没有道理。

    说霍光挟天子以令天下,当然有所不妥。从善意的方面来理解,武帝宠信备至,自己当然要事必躬亲,将先帝托付的这个天下照顾好,断不能出一丝差错,这是霍光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所要思索的。他想得多,也做得多,照《汉书》的说法,“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霍光越做得好,百官越是敬重,皇帝也越是倚重(虽然是否出于完全的主动,还是被迫接受,如今已无所知),加之随着外孙女入驻后宫,霍光的身份也在朝廷重臣另加了一个“外戚”。

    前74年,21岁的汉昭帝不幸因病早死,此后,虽然霍光已不再直接立威于朝廷,而是“霍光的废立由这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出面做主。”一为武帝顾命,一为昭帝肱骨,老臣多已身死,庙堂之上唯有他是老资格了。这个时候,他不当“大佬”,又有谁能说自己能扛起这个国家的重担?

    人生轨迹的转变,很多时候其实是形势所逼。拿昌邑王刘贺一事来说,霍光先立其为帝,后又罢黜其位,似乎有点翻云覆雨,乾纲独揽的架势,俨然一个真正的君王,操纵着一切。如果说霍光要自立,恐怕没有人不会相信。

    主要参考史料:《史记》《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七发》 《子虚赋》《上林赋》《甘泉》《羽猎》 《东都赋》《西都赋》 《东京赋》《西京赋》《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细说汉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渴饮匈奴血,饮马黄河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wx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