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你了解多少?

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你了解多少?

作者: 西安天佑儿童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3:57 被阅读0次

什么是抽动症?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以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及不自主发声和言语障碍为临床特点的慢性疾病。

“很多家长以为很少见,其实这个疾病现在越来越普遍,患抽动症的孩子,男性要比女性多,比例约4:1,“患者多在六七岁或更早些时候发病,百分之八九十的患儿在青春期后会好转,但也有些持续终身,或者偶有复发。”该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及躯体因素有关。抽动症状可表现为眨眼、撅嘴、皱眉、摇头、仰颈、提肩等;加重时会出现肢体及躯干的暴发性不自主运动,如躯干扭转、投掷运动、踢腿等。抽动发作频繁时少则一日十几次,多则可达数百次。约85%的患儿有轻中度行为异常,轻者表现不安、躁动、易激惹,约半数患儿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差,多动、心烦意乱和坐立不安。30%~40%的患儿因喉部肌肉抽搐发出重复暴发性无意义的单调怪声,似如犬吠声、吼叫声、咳嗽声等,半数有秽亵言语,或模仿他人语言和动作,或经常重复词或短语。抽动在精神紧张时加重,精神松弛时减轻,入睡后消失。

抽动症根据病程和预后不同分为三类,即短暂性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和多发性抽动症(也称抽动秽语综合征)。 短暂性抽动指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持续至少4周,但不超过1年;慢性抽动是指症状表现超过1年,其间可能有间歇性好转期,但好转不超过3个月的;多发性抽动症是指有多种运动性及一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为突然的、反复的、非节律性的、形式较为固定的抽动或发声,影响学习、社会交往或就业,病史超过1年。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是指大脑无明显实质性损害、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或高于正常的儿童,突出表现为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冲动、任性等,还可有认识、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比较准确的名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

注意障碍为本症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患儿主动注意减退,被动注意增强,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无终,常半途而废或频繁地转换。做作业拖拉,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做作业时间明显延长。有些患儿表现为凝视一处,走神,发呆,眼望着老师,但脑子里不知想些什么。老师提问时常不知道提问的内容。注意障碍是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

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为另一常见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喜观玩危险的游戏,常常丢失东西。多动有两种类型:一是持续性多动。患儿的多动性行为见于学校、家中等任何场合,常较严重。二是境遇性多动。多动行为仅在某种场合(多数在学校),而在另外场合(家中)不出现,各种功能受损较轻。

冲动性

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学习困难

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你了解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cn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