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
早晨一起床,我的“小情人”就给我来个“下马威”--不起床!!!
我讲过《再见,拖延症》的课程,培训效果还非常好。课程里,我是这样讲的:孩子赖床,有拖延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急,慢慢沟通,找到原因。
“小情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去幼儿园?--对幼儿园有抵触情绪,这是导致起床拖延的原因。我应该可以松一口气,找到原因了,那就对症下药吧。不对,孩子对学校或者对某门课程有抵触情绪是个大问题,是特别考验家长的一件事情,处理得当,问题消失;处理不得当,问题更严重!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A.强行让孩子去幼儿园.
B.直接找老师,问老师是不是对孩子做了什么.
C.直接转园.
D.今天顺着他,不去幼儿园了.
E.其他做法。
这些做法我都没有采取,因为我知道小情人不喜欢去幼儿园背后一定还有原因的。态度要好,压制住自己内心种种的情绪,继续和小情人沟通。
“祺祺,你知道吗?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个主要工作要做,做完了才可以玩,或者做其他的事情。比如3岁之前,你可以每天出去玩;3-6岁你就要去幼儿园,7-12岁你就要去上小学了......到了爸爸妈妈这个年龄,每天就要上班了。”---这样的道理,你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
沉默,还有,他不哭了。
“祺祺,妈妈知道你是个特别懂道理的孩子,妈妈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妈妈答应过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但是你不可以不讲道理的,今天是星期二,你是应该上幼儿园的”--再次强调道理很重要!
“一个懂道理的孩子,一个妈妈喜欢的孩子,早晨起床后应该先喝奶,然后穿衣服,洗脸,最后高高兴兴去幼儿园。今天你一件事情也没做,你现在想做那一件?”-强调他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强调我有多生气;同时最后一个封闭式问题,让他做选择,同时也有台阶下;推动事情朝着我想的方向发展!
“我要喝奶”。--这本来就是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事情有转机了。
“嗯,妈妈就知道祺祺是个懂道理的孩子,奖励你一个吻吧(这是我们之间的奖励方式)”-及时的奖励很重要,气氛一下自就缓和了。
然后,穿衣服、洗脸都顺利完成了,而且是在很愉悦的心情下完成的。
(此处省略一些文字,需要强调一点是,洗脸不是在洗手间完成的,是在床上,把盆拿到床上洗的,这里他有一点小任性,我的做法是顺着他,毕竟事情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在小细节上要顾及他的情绪。)
临出门了。
“妈妈,今天放学了,你可不可以带我去妈妈的学校?”--这是他的一个小要求,一定要满足!
“当然可以!”
下楼,出门!
出门打出租车或者滴滴,我一定都打开后门,做出请的姿势:请我的小公子上车!每每这样,小情人都高兴地不要不要的,哈哈!
“不太妙的情人节”清晨就这样度过了。
历时33分钟,7:45-8:18.
事情并没有结束的哦,今晚的功课是:和小情人聊一下,他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
未完待续?嘿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