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婴儿趴睡训练身亡#在网上引起激烈的讨论,事件本身我不做回顾了,我所看到的文章几乎是千夫所指,要么措辞严厉激烈地批判睡训,要么挖掘涉事团队背后“黑幕”,仿佛一切悲剧的发生,都一定是心怀恶意的大灰狼和愚昧无知的小红帽,这样黑白分明的结构组成。
这些语言激烈带着多个“!!!”的爽文下也有激烈的讨论,但这些都让我觉得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毫无安慰,对已经失去亲人的家庭伤害更多,对曾经参加睡眠训练或正在参加睡眠训练的妈妈们醍醐灌顶了吗?我想不会。
因为这事件背后最大的力量,是数量庞大的妈妈们的需求,和她们的身心俱疲。
她们的诉求,没有被看见:她们可能因为太碎片的睡眠而身体疲惫不堪;她们可能因为承担着“做妈妈就该带好孩子”这样的责任而压力巨大;她们甚至可能怀疑孩子睡眠不在正常范围,为帮助睡眠障碍的孩子,也帮助自己,而认真学习甚至参加付费培训。
她们的需求没有被“看见”因而她们可能也“看不见”孩子的需求。
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头三年》这本书里提到,其实并非真的有母亲天性或者父亲天性,实际上这种敏感度是在日常和婴儿不断的互动中逐渐产生和培养出来的。换个更准确的称呼叫“亲子联结”。
自然分娩,肌肤接触,母乳喂养,亲密育儿等,都会加深这种联结。当父母与孩子的联结加深,才能对孩子的哭声更敏感,肢体语言解读更准确,从而读懂婴儿的真实需要。母性/父性并非与生俱来。
而现代的医疗和科级的发展——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奶粉喂养,隔代育儿或月嫂带孩子——正在削弱这种天然的情感培养环境。这是元凶之一。
刚提到隔代育儿和月嫂带孩子,肯定有声音要说了,没办法呀,这不是迫不得已吗,妈妈也要职业也要家务还要忙自己的事。完全没有错,妈妈不是超人,而这个社会环境里给予妈妈们的支持太少了,产假只有半年,背奶挤奶要躲在仓库厕所更衣室里,最重要的是,爸爸去哪儿?在家里妈妈顶的不止半边天,而做家务、带孩子的爸爸却可能被喝止,若是全职爸爸甚至有可能被嘲笑。没有足够的社会和家庭支持,这是元凶之二。
贩卖焦虑的商业模式,是元凶之三。我相信以上2个原因已经足够让妈妈们身体劳累的,而这时又看到类似《宝宝80%的睡眠错误,都是因为你没做到这5点》,脑海中充满了数据和时刻表,对照着去看孩子企图纠正他行为回到“正常”。心累才是真的累。
之前我曾开展过一个睡眠课程,只是向妈妈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的孩子很正常,很快就会好的,婴儿大脑发育的过程导致他浅睡眠多。当你全然接纳他并温柔安抚他,他放松了就很快会睡着。你急的话,他更害怕无法放松,当然睡不好了。
课后三天再问大家感受,就有不少妈妈表示,放下了自己的纠结和犹豫,哭了就哄,睡了再放,就算夜奶没有减少可是也不记得有几次,心里轻松多了,自己也睡得更好了。有的幸运儿还发现,宝宝也跟着睡得更好了。
以上到此,是我对趴睡事件的个人看法。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你也能温柔对待世界。
翻译:你的新生宝宝不会整晚好眠,并不存在什么神奇的方法或捷径来帮助睡觉能力尽快成熟
请记得宝宝出生的前几个月会很快过去,将来你会深情地回顾抱着你的新生儿在怀里的那几个月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