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一代诗仙,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描述李白的不羁与豪迈: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中国绘画史上,把李白这种气质表现的最充分的,
一是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图》;
另一个是现代傅抱石的《李太白像》。
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
可是,又要“可是”了。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中国的文人画,都是把文学的修养隐去的。
李太白的书法,非常好。”
李白正是因为诗歌写得太好了,以至于大家遗忘了他的书法。
李白的书法有唯一的存世之作,《上阳台帖》
木心像
《上阳台帖》是承传有序的李白的杰作,长期收藏与内府中。
宋末,贾似道占为已有。
后《上阳台帖》几经周转,先后被元代张晏、明代项元汴所藏。
到清乾隆时,才又回到内府。
清末,和许多文物的遭遇一样,《上阳台帖》被溥仪携出宫去。
在差点被卖往国外的关键时刻,一代名士张伯驹,以重金购回。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白《上阳台帖》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是帖已经被收藏者在其后题了许多跋语,题首有宋徽宗赵佶,清高宗弘历的题字。
赵佶以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
乾隆以行楷题首:“青莲逸翰”。
乾隆题签 “青莲逸翰”
傅抱石《李太白像》
释文大意为: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书卷的跋语一直肯定了李白在书法上的成就。
元代张晏的题跋最可玩味:
“谪仙书传世绝少,尝云:欧、虞、褚、陆真书奴耳。
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积习可到。
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
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他说“初唐四家”的书法,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一说是薛稷),
把书法写僵化了。
而李白的书法自然、活络、有仙气。
艺连君认为:
现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尽管《寻李白》有些矫情,但这几句很算豪迈。
它也正好可以概括《上阳台帖》的特色。
元代张晏的题跋评价唐四家的楷书刻板,说得有些过了。
但是,这也是唐代书法“尚法”的总体特征。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李白的《上阳台帖》对于补充唐代书风的价值。
《上阳台帖》用笔浑厚,有魏晋残纸的厚重,提按对比强烈。
结体与章法错落有致,似从王羲之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