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近期的音频“如何有效学习”的笔记。可能就像课程开头所说的,虽然人们很早就开始”学习“,但是却未必真的懂得如何学习或者怎样学习才是有效的,回顾个人的经历,这些方法是具有启发性和可行的。
1.关于学习的误区
(1)一万小时定律——过度重视学习投入的时间
时间是基础,还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否则,时间只能“熟能生巧”,而不能触类旁通。比如20年的司机,10年的教师,他们的能力未必一定比只干过几年的领域新人更好。因为如果不进行刻意的提升,时间让他们形成的自动化反应反而束缚他们思维的活力和行动的变通性。
(2)天才是天生的——高估天赋的作用
潜力也不是完全天生的,它可以通过我们一生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创造,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人的行为受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一定阶段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代表永远不能实现。在进行学习时,要克服“先天”心理带来的阻碍,充分发挥现有的努力的作用。
2.有效学习的方法之有目的的学习
有目的的学习有四个特征。
①学习目标定义明确。
如何理解“明确”?对于一位乐手来说,他的学习目标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每天都要练习。
二,每天将一首曲子弹奏20遍或每天弹奏练习两个小时。
三,把某首曲子连续弹奏三次,期间不犯任何错误,并且有一定的速度。
这里面,只有第三种才是“定义明确”的学习目标,它不仅预示着具体的学习行为结构,还可以为学习行为提供一定的反馈。
②保持专注。
保持专注最有效的方式是隔离干扰源。寻找安静的地方,关闭手机等,或者以仪式感的动作或行为帮助自己进入专注状态,如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喝一杯咖啡,进行一次冥想。对于学习这样运行复杂的活动来说,保持专注必须成为习惯。
③得到反馈
自己学习的进度如何,学习成绩如何,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这样的反馈既可以来自自己,也可以来自他人。反馈是行为改进的起点。学习如果是一段爬山的过程,那么在山脚、山腰以及到达山顶,这个连续过程的每个阶段需要获得一定的反馈来调整爬山进程,成功的学习最后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走出舒适区
所谓“舒适区”是那些不太费力,很容易想到,并且一定可以做到的事情。
追求舒适是本能,但超越本能才算打开寻求人生意义的大门,走出舒适区,战胜自我能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感。
那什么叫走出舒适区呢?如果某人的练习目标是成为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但他的计划是每天跑一两千米,显然这就是“温水里的青蛙”,时间越久,离目标越远,在舒适区沉沦渐深,直到最后失去机会。比赛时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是不会主动缩短的,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决心,也没无法欣赏更远的风景。
走出舒适区有两种方法。第一,做有难度、挑战自己的事情,做那些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这需要的是决心和毅力;第二,做自己没做过的事情,这需要的是创意和勇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个问题扪心自问,检查自己的舒适状态:1.有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2.有没有尝试新的练习方法?如果答案都是“否”,则意味着应该有所改变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