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爱情片,科教片,宗教篇,可能在融合上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但是它的最终落脚,我觉得是宗教。爱情的成分很浓,科学只是一个媒介。后半段的印度描写还开阔了一下视野,很是丰富了!
电影最开始,与观众对话,是一种很能让观众入戏的手法,专业的话来说是视听语言吧。这样一对话,带入性就强了,以至于开始说科学也让人不抗拒,反而更有耐心。
前面的文艺爱情部分,很是戳我这种人的心,眼睛本来就是个最最触动人的意象,地铁上默契的相认,他给她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我的妈太浪漫了!
后面又很恐怖,女主被轧掉半个身体,男主哭着说我在电梯里还在烦恼难道以后就一直和这个长不大的孩子在一起,几分钟后她就死了。男主这部电影的发型真的丑,中长发是他的颜值高峰,是走不羁的厌世少年路线的,突然走一个科学家的形象,还蛮好笑的。女主是模特,我就觉得这些现在很受欢迎的形象长得都挺相似的,水原希子和女主很像啊,而且汪峰的那个前期,如果不闹成这样,而是去拍大片,是超级符合观众口味的长相!
电影从孩子出生,被拉去做一个测试开始,往宗教的方向转了。我想如果波米评价这个,肯定会说这2个转向太生硬了,科学和宗教的对立讲得太二元化了,所以人设方面就有点直接。但是男女主之间的文艺爱情就挺好地柔化了这个对立。女主在实验室评价他们的小虫子时说的话我好像在哪里听过,讲得确实有道理,但是听多了又觉得没有说服力了。
最最感动的,就是小女孩看到电梯打开后,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这也是漫长的印度之旅的结尾处的烟花,也是观众情绪达到最高点之后的释放,看完需要平静很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