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学习一个课程又加了一个群。
一开始,群里热闹非凡,我很自然的随手开启了静音系统。
经朋友提醒,群里有一名号称“L老板”的人物非常惹人注目,一来就开始组织大家参加活动,说考完试那天就是他生日,为了庆祝生日,而且也为了让大家能聚在一起认识一下,请大家到XX地方去参加活动,费用由他出。
他这么一号召,很多人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我一个现实中的好友也刚好是群里的成员,
她问我,我们要不要参加这个活动?说不定能认识很多的同行。
我淡淡的表示我不太想去。
她说,你不能老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去多参加活动多好,认识多些人脉多么的重要……
我反问:你真的觉得那些人脉很重要吗?
她说,那当然,那些人物说不定就对你起很关键的作用了,现在什么不是靠人脉来完成的?
我笑笑,前几天刚看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如果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动用人脉。这句话反过来,你想着用人脉去赚钱的时候,其实那并不是真正人脉。
人脉,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容易得。
大部分我们参加那些社交活动中的所谓人脉,不过是我们有时相互交易的一种手段罢了。
记得曾经,我也是非常热衷于参加很多类型的活动,不断地认识所谓的人脉,但是慢慢发现,那些所谓的人脉搭建起来的群,许久过去了,就演变成了视频群、段子群、微商群、红包群。
当初奔着那么强烈的“目的”去认识的那帮人,说不定早已经人家不知道把你拉到了微信的那个分组或者角落里了,而自己真正能运用上以及能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几乎寥寥无几。真正能保留下来沟通的群,并愿意时时去关注的群,我估计也只有工作的微信群了。
她依旧有种想说服我的冲动,想表明她的立场是对的。
我说,我们还是保持我们各自的观点吧,因为毕竟立场不同时段不同,想法不同,我当初也是和你一样很热衷这种社交活动,但是现在我已经没有这种想法和冲动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年龄阅历增长,没有价值的活动不想参加。另一个原因是, 我不想将时间花在一个无用的社交上去结交那些所谓的人脉。
她说,怎么会没用呢?认识这些人脉,就可以了解更多圈子里的信息,了解更多的资讯。
我不得不承认,她是个很上进很好学的女孩子,然而,当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依旧会坚持我的观点,曾经这种性格,我爸称之为倔强,而我认为,这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我并不反对参加活动,我参加活动并不是为了去认识所谓的人脉,我更多的是想体验这个活动本身的价值,比如一些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一些专业知识,比如一些新的观点。如果纯粹是奔着人脉而去,在群里喧闹两句,而没有利用时间去维系和经营这些关系和感情,其实和一根稻草没区别,你手指轻轻一扯(删),那些所谓的关系就会随之散去。
我说,你一直强调这个活动有多值得参加,然而,我是半点没看出这次活动价值。你有了解这个活动背后的动机和意义吗?这个活动其实就是L老板利用这次的考试契机来做噱头而吸引大家到他个人的店面做的一次宣传,聚会为名,宣传为实。如果为了一次免费活动的名额跑去一个人家专门宣传的店面,我是觉得非常没必要,而且,你一直想认识的人脉,其实在一次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简单问题调查,已经可以知道50%以上都是非同行,那么多不明确的身份人物,究竟是为了普通社交还是真为资源而奔走,需要好好斟酌了。
如果这些群可以称之为人脉,看来我的人脉圈已经几乎要爆炸,现在这种信息爆炸时代,只要你想,各种各样的群完全可以从早到晚不分时段轰炸,这么轻而易举的人脉,来得也太廉价了。如果你非要说这些群能带给你一些收获或收益,无非就是你将被动权变为主动权,你有“卖”的需求,而人家恰好有“买”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利益交换平台。
一种没有深入交流和维系的感情,这种人脉来得太肤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