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原创 ■ 拜伊良
图文编辑 ■ 吴饮饮
《雄性衰落》
(美)菲利普·津巴多/(美)尼基塔·库隆布
1
较于美国学界的如梦方醒,我国在对应试教育的长期反思中其实早就觉察到了以教育领域为典型的“阴盛阳衰”现象。好些年前,孙云晓老师就发出过“拯救男孩”的呼声,一时也甚嚣尘上。当年所针对的症结还是集中在教育体制以及促成这一系列制度的畸变的文化背景。如今,对于教育成果的考量标准又多出了好几层争议,仅对应试成绩反映出的性别差距,其说服力也消减大半。而此消彼长的是,美国心理学界泰斗津巴多竟然也就这一主题放出大招,全书所调研的领域做到了尽量综合,把本该顺利为社会发展接棒的青少年雄性团体面临的大败局勾画得巨细靡遗。
2
与我国对教育有过的反思不尽相同的是,此书提出“雄性衰落”的原因没有与“拯救男孩”揭示的问题重叠太多。在我国,男孩成长缺少生气被归咎于机械化的教育体制扼杀了男孩骨子里不安分的创造力,导致他们或万马齐喑,或盲目逆反;而津巴多从更综合的维度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却表明,雄性衰落的源起,其实是男性在进化中天然不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
如果将中美两国的结论互补一下,也不难得出,雄性较为匮乏的适应力才是诱发衰落的病根。不论是死板的中式应试教育,还是诱惑重重的美国社会环境,雄性的短板都在于无法在违背天性的客观现实中发挥应有的潜力。
也许将雄性的劣势归咎到从演化心理学中总结出的所谓“直男思维”更为切中肯綮。当前雄性人类的祖先都是那些在狩猎和交配竞争中的幸存者,依循的生存策略甩不掉线性思维逻辑。具体的说,就是一种短视的应激机制:有果必须有因,遇见突发的意外就必须及时锚定一个确定公式,最关键的是对于任何投入和付出如果得不到一个及时反馈就无法坚持。可惜,现代社会向每个个体呈现的毫无疑问都是一个复杂的竞争环境,事件与事件之间能明确一个大于0.5的相关性都很少有,哪来什么现成又确定的因果关系。即便是回到我国目前看似系统最为纯粹的应试教育,学生在功课上付出的每一分努力也不可能被清晰对应到考卷上每一题的分数。面对种种没有具体反馈的投入,雄性人类的窘迫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社会环境的复杂程度与国家的发达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所以可推断,北美地区想要雄性衰落的现状恐怕更加一筹莫展。
3
回到此书的内容本身,津巴多身为心理学界的泰斗,其研究不可不谓全面严谨,把雄性衰落的症结锁定在两大方面——游戏和A片。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尤其是男孩,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这其实只对了一半。当年放浪形骸的嬉皮文化一样是逃避现实,但是游戏出现后便几乎如磁铁般吸附了所有的避世情绪。其流行的杀手锏在于凭空构建了一个及时反馈机制。在游戏中,男孩可以唤醒祖先们在狩猎时的笃定情感。不是每个人都有野心在游戏中当英雄,但即便是懦夫也求死个明白。例如俄罗斯方块这种貌似乏味,而且不可能有赢家的游戏一样有长久的拥趸,其原理其实就在于及时反馈。在游戏中的每一个微小决策都可以换来明确的结果,更遑论那些摸透了玩家心理的专业游戏设计公司对细节的考究。由此可知,在雄性的生存竞争中,目标感至关重要。这一反射机理,在狩猎时代方便雄性的祖先们可以在攻势和守势间及时切换,却难以满足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延迟满足和自我规划能力。
色情片对青少年男性身心上的负面影响也是戳中了雄性在进化中孑遗下的软肋。为了在择偶竞争中保持优势,男性在生理正式发育之前,就尤其在意由身上的性征所代表的性能力。可惜,色情片所呈现的内容,依循的是商业需求上的选择,而并非为了反映真实情况。面对A片中超出常模标准的雄性性征,发育中的男孩们即使在长大后能够用理性驳斥,也甩不掉潜意识里烙印出的挫败感,长久上说,对积极性和自信心贻害甚大。同理,色情片中的女性胴体以及由其展现出的性爱套路也是极尽夸张。习惯于依靠这种常人难以复现的场景才能刺激多巴胺分泌,那就无怪男生们在尝试两性交往时抱有错误的期待。一方面,女性于他们而言只能在圣母或娼妓中选择一个面相;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磨合的实际交往一样提供不了多少符合预期的及时反馈,在习惯了舒适区的男性的感受上,恋爱的崎岖体验恐怕还不如对着色情片自给自足。
4
除了上述两大威胁,津巴多还将雄性衰落的加速归因到科技发展的狂飙突进使得各类诱惑防不胜防,种种浅薄的反馈唾手可得,使得雄性更方便地为自己构建舒适区。同时,社会的快速流变正在撼动稳定的家庭结构和校园环境,男孩们过早被曝光在复杂莫测的现实中,加深了他们逃进舒适区的倾向。不断逃避现实照成的结果就是社交能力的丧失。在信息时代不善于协作便难以把握竞争优势,这使得多数男人在社会竞争中除了侥幸成为一名落落寡合的科技极客,很难在综合素质上有突出优势。
书中还有少部分篇幅从物理环境的维度上解释了雄性的弱势。各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客观问题似乎也更倾向于损害雄性的健康,尤其是性能力。隐隐然可以感到作者在分析之前就把雄性定义为弱势群体。这在演化史的研究中确实能找到理论背书。群体的演化从来就没有什么高瞻远瞩,一切选择都只是为了当下的求存。而多数雄性动物,尤其是人类,为了享受生存博弈中的相对优势,难免会对已生效的策略有越来越大的路径依赖,代价就是对外部适应力的丧失。环境一旦变化,曾经的优势就成了死穴。
结 语
津巴多既往的研究让读者对他总保持着大开脑洞的期待,所以对于此书的内容也难掩失望之情。认清了“雄性衰落”的现状虽然也算彻底反常识,但是联系向下已然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这一结论并没有触及道德边界,接受起来就少了点刺激感。此外,作者在应对“雄性衰落”的策略上并没有给出太多高见,无非是利用游戏的积极价值、改良教育内容、呼吁家庭回归......看来老爷子虽已年逾七旬,还是有兴致跟女权主义者和男权捍卫者们愉快地玩耍一番。
附 言
既然演化的目的只是求存,那只要在大趋势上不会灭绝就无所谓衰不衰落了。这就好像家猪貌似比老虎弱,但挣扎在灭绝边缘的是老虎,猪却抱紧人类的大腿,换得种族规模越来越庞大,就算注定命丧刀俎也该无怨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