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就开始干起服装制版这个行当了,刚开始很天真的认为出版的制版类书籍上的技术一定是对的,要不然它怎么能出版呢?后来书看的多了也工作久了,越来越发现很多书上的内容有问题,甚至有一些错漏,很多不同作者的内容也有雷同现象,原来大家互相借鉴的不少,也没有一个专门职能机构来界定和审核其内容方法的优劣。当然这不是说不要看书了,而是说要辩证的看,辨别其方法操作和观点阐述的方向,有些要做一些实验来验证,实在是不能实操的也要进行思维实验,据说这个很厉害,当年相对论就是出自于爱因斯坦的思维实验。不过有些经典的书籍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和研究的方向,再后面就是要建立更为科学的方法和模式,我想这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所得到的实实在在的进步吧。由此证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依然百分之百正确无误。
自有服装教科体系以来,很多前人先辈也对领和袖有很多探索和研究,市场上也不乏此类专著,对多年来市场上所见的书籍进行分析,确有一些给后人提供了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不少错漏,需要我们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多的去研究探索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论各种方法无非是最终要呈现良好的成衣效果,或者是体现良好的穿着效果。无论任何平面制图或是立体配领的方法都应该摆脱操作者的个人经验因素,适应于各种造型变化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体现出方法的科学性和工业生产的属性。而市面上的很多方法不仅是基于个人经验,且只能适应于某些局限范围,缺少一定的科学支撑。而科学方法除了科学性放在第一位,还应该满足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因为这样造型才能精准,工作才能高效。本文是“领、袖”当中的配领技术连载第一篇,由于工作的关系,后面会不定期更新,(本公众号内容主要以理论文字为主辅以图片,实操内容及视频可关注人人讲平台端一男装 学习课程)欢迎业内朋友观摩指正。
配领技术概述
领部造型位于最靠近五官的人体部位,习惯的成为了人们的视觉中心位置,并且和人体脸部、体型、形态相互关联。出色的领部造型可以充分修饰人体,体现美感。除此之外领型也是服装造型的组成部分,不同的服装款式和造型,甚至是材质的差异都需要匹配风格一致的领部造型。这也是服装设计中体现服装风格的重要手法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订制服装或者销售中,按客户体型或脸型推荐或引导,通常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对于脸部偏圆和颈部偏短的人体,领型上则需要尽量让颈部露出的部分更多一点或是让领型显得更加修长一些,对于颈部较长的体型,则需要让颈部露出的部分少一些,或是让领部适当显得敦厚一些。以真正体现服装修饰人体、美化人体的作用。 现代服装发展呈个性化和多样性趋势,领型也随之同步发展和变化。夸张多变的设计手法层出不穷。我们不要被眼前的现象迷惑,任何现象都不过是基于最基本结构的变化。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观察本质,了解和学习人体构成,培养对美的感受和追求。科学高效的配领技术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本书采用的是笔者独创的“三维示角配领法”,此法是根据多年研究并反复论证、实践的科学方法。是将人体结构、服装造型及领型通过可视化的立体方式呈现,能适应各种不同领型条件成型因素,此配领方法有着科学、简单、高效的特点。对一般初学者可以很快掌握其中要领,并获得理论支持;对于相关从业人员,更是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汇贯通。领与人体的肩颈部数据
任何事物都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领的呈现是现象,而本质就是人体。就像画服装画,其实是先画出人体动态图然后才有服装效果图的,当然功力深厚的高手可以直接上效果图,不过那也是基于深厚功底省略了其中一些步骤罢了。
所以人体的一些数据必须牢记于心才能踏准服装的基石,因本文是配领技术第一篇,在此仅展示和领相关人体测量数据。通过人体基础测量大数据可得成年男子175/92A身高平均肩部净斜度∠7为22°,前胸所形成的平均胸坡角度∠5为20°左右,后肩胛及颈中角度∠6为25°左右,平均胸厚度大约23.5cm,下巴与后颈椎点平均高度差约2cm,颈根围约41cm,颈中围度约38cm,差量值约为3cm,以贴颈领为基础放松量+1cm,则上下领围成衣均增加1cm。根据之前数据及人体特征及圆的原理绘制领部基础结构。
在实操过程中基础结构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基于基础上的变化原理和规则更是领变化的重中之重,由于时间关系和篇幅原因,此文暂述以上内容,待后文再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