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个月
01
首先,依然是要和大家聊一聊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情绪健康。
孩子进入这个年龄阶段后,就会开始体验到更多更复杂的情绪了。书中用“疾驰的过山车”来形容这阶段孩子的情绪,其实这样的反复是因为他们在经历成长。他们会表现出更多在父母看来非常矛盾的情感。
比如说他们开始显得叛逆,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想要自己去拿杯子喝水,但在发现杯子太重拿不动时,又来向你求助;又比如说你看到他们到达游乐场后立刻脱离你的怀抱要去和其他孩子玩,你以为你终于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全程陪着了,就准备在边上拿出电脑工作,可不一会他们又会跑到你身边,跟你要抱一抱亲一亲,最后你会发现,你依然没办法有整段的时间工作,这有时会让父母觉得很沮丧,甚至是烦躁——一会儿好像要求独立了,一会怎么又来粘着我了?我想帮你的时候你不要我帮,我以为你不需要我的时候你又跑过来求助,真不知道小孩子到底想要怎么样。
其实3岁之前的孩子需要的,依然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当他们慢慢长大,慢慢发现自己可以触及的世界原来那么丰富有趣,发现他们的双腿似乎可以带他们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双手可以触及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时,就开始慢慢有了独立的愿望。
这样的愿望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也会出现,可是,当一个80来公分的孩子,面对那些身高比自己高出近乎一倍的成人世界,面对很多自己依然无能为力,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时,他们还是会很受挫,从而产生很多的恐惧。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回到自己力量的源泉,也就是父母那里,再去获取一些能量,帮助他们有勇气投入下一次的挑战。我喜欢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充电”,向外探索的过程是非常“耗电”的,所以他们很快就需要去找“充电器”充电,这个“电”就是父母的爱。就好像小蜗牛爬井一样,爬三公分退两公分,但只要父母在后面给予稳定的支持,他们总有一天可以爬到井口去看到外面更广阔的风景。
在这个时候,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的离开也产生一些情绪,例如不舍和失落。当一个依赖了自己一年多的孩子忽然有一天开始挣脱你的怀抱,当一个原先什么都要依靠你帮助的小家伙,忽然开始说“我自己来”的时候,你或许会觉得自己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作为一个成人,是很难允许自己对一个小孩子产生这种失落感和无力感的,于是,这样的感觉会在内心有个微妙的转化,变成了愤怒。愤怒对成人来说,就显得更有力量更有可控感了。他们会在孩子再次转身回来的时候对孩子说:“你不是不需要我了吗?”或是“你既然要自己拿,那就都自己来吧!”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因为试图离开父母而被惩罚了。
那么试想一下,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可能会为了不受惩罚而放弃尝试,也有可能会采取另一种方式,也就是通过惹麻烦或是惹人生气来引起父母的关爱和注意,让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来说依然是重要的。
聪明的父母听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如果希望你的孩子发展出更多的能力,向外做更多的探索,我们要让他们体会的是:无论你是不是需要我,无论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都在这里,做你的港湾和充电宝,随时欢迎你的回归。
02
另外,从我们的角度可以去分析说,孩子矛盾的情感表现是由于他们既想要独立,又害怕完全离开父母,可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复杂的情绪在心里是一团乱麻的。所以,此时我们父母除了要无条件接纳他们的冲突表现之外,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去为他们的情绪命名。
婴幼儿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去学到对外界实体事物的命名,比如说这个叫杯子,那个是苹果。就算是一些非生活常见物品,比如说宇宙飞船,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到一些视频和照片来让他们认识。可是对于内在世界复杂多变的情绪和感受,要怎么教给他们呢?
我们没办法只是通过一张孩子生气的照片告诉TA,这叫“生气”,我们只能在TA真的对着你皱着鼻子,握紧拳头,咬紧牙关的时候告诉TA“我知道你现在感到很生气。”让孩子明白,原来我的这种胸口好像有一团火的感觉叫“生气”啊!那下一次,当他再次体验到这种感觉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对你说“妈妈,我对你很生气!”这种“语词与当下情绪的对接”就是情绪命名。
为情绪命名的机会是不可多得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去为了让孩子认识“委屈”,就刻意营造一个让他委屈的事件去让他体会。所以,父母需要多和孩子有相处的时间,在日常的生活中捕捉每一个“可教时刻”,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情绪词汇,让他们学会用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
03
理解了情绪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18-36个月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发展是怎样的。
18个月之前的孩子只能通过一些偶然的尝试去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18-36个月的孩子则会开始有更多的思维技能了。书中介绍了三种:目的思维、因果思维和发散思维。
18个月以上的孩子做一件事会开始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性。比如说,走到窗边拉窗帘可能是因为好奇外面的声响究竟是哪里传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如果拉开窗帘,就可以看见窗外发生了什么,这就是因果思维。与此同时,TA也就会开始去思索,在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之间可能有几条通路,这就是发散思维。这三种思维技能会帮助18-36个月的孩子主动地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技能的发展,不是通过书本的知识去达成的,而是藉由生活中的日常情境或是玩具来完成的。比如和父母的交流、淋雨、“解救”自己的绒毛玩具、搭积木、玩水、玩泥巴或是捏橡皮泥。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去玩,而不是被安排去学习班学习一些知识。他们应该在生活中去学习,更确切地说是去体验解决问题的思路。
那么我们应该给这个阶段的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玩具呢?
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的玩具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级”了。但高级的,贵的玩具一定是好的吗?未必是这样。最好的玩具,是有利于发展孩子在该年龄段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玩具。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生理方面,需要发展的是大肌群技能,体验到他们四肢的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在感官方面,他们喜欢的是能给他们的肢体带来更多触感的东西,例如,水、泥沙、粘土。
在心理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仍需要积累更多的安全感,所以一些绒毛玩具和柔软的布艺玩具会是他们更喜欢的。这一点上不分性别,有些男孩的父母会认为“男孩子玩毛绒玩具和娃娃会让他们变得娘娘腔,他们就应该玩汽车和机器人!”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是不是女孩多玩汽车和机器人就可以变得更加坚强呢?
我想告诉各位的是:孩子天生会选择玩具,他们会选择的一定是他们自己需要的玩具,父母应该做的是从他们的选择中去观察到他们的需求,而不是按照你以为的去给他们提供玩具。
认知的第三个部分是语言发展。
18-36个月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不同的个体会有发展差异,有的孩子18个月已经可以滔滔不绝,有的孩子快36个月还只能说出简单的词汇。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存在一些病理性的因素,比如说声带和听觉的器质性问题,或是自闭症的可能。
也有一种可能是,一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身边有太多不同的语种出现,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他是混血儿,他母亲是中国人,说普通话,父亲是德国人,说德语,而他又是由外公外婆带大,在家里说福建方言,所以他到3岁时还只能说些简单的人称。但排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父母也不要过于焦虑,孩子可能只是在积累他们的听力词汇,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语言爆发期的到来就好。
当然,在等待的过程中,父母还是需要做很多的辅助的。谢弗教授在书中给出了一些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去纠正孩子的语病。你只需要在TA说完之后,再把TA的意思用正确的方式复述一遍就可以了。
第二,要学会扩充句子。低龄的孩子会用很多简化的句子来表达需求,比如说,他们会指着开过的卡车说“车!”这时候,妈妈可以说:“哦,没错!这是一辆大卡车!”
第三,要有更多的耐心。当一个孩子开始把听力词汇转化为语言词汇说出来的时候,是有个转化时间的。而有些急性子的父母可能会在孩子结结巴巴组织语言的时候,就帮TA把下半句话说出来了。你的期待和耐心是一种鼓励和接纳的信号,告诉孩子你很欣赏TA的努力,和TA交流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和你有更多的交流。
第四,父母可以花些时间为他们阅读一些绘本。绘本上不建议有很多字,每页只要有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空间让孩子去想象和思考,鼓励他们做更多的表达。
04
第三部分,我们来谈谈家庭和同伴关系。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看似不再会依偎在父母身边,而是可以和几个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了。但是,在一起并不等于就是社交,我们称这样的玩为“平行游戏”。
24-30个月的孩子,会去观察身边的孩子是怎么玩的,然后自己模仿,并且重复这些活动。30个月之后的孩子则更愿意靠近同龄孩子,但他们依然只是自己玩自己的,鲜少和对方有互动性的语言交流,即使有,也只是一群小朋友的自言自语。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为他们安排这样的共处是没有意义的。孩子需要感受和别人在一起和平共处的氛围,也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初尝社交的乐趣。
父母需要做的是,为他们安排一些合适的聚会,这个合适包括三方面:合适的对象,合适的人数以及合适的玩具。
合适的对象是指和自己孩子月龄差距尽量不要太大的,和孩子喜好、个性比较接近的;合适的人数在1-2人就足够了;合适的玩具是指可以被分享的,不是孩子珍视的独一件的,最好可以是能有几件相似的东西。除此之外,在聚会的过程中,父母最好是可以全程陪同的,这可以增加孩子在和别人共处时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同时,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帮助他们学会什么才是合适的行为。
孩子们在共处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冲突,比如即使有很多辆小汽车,他们依然会觉得别人想要的那一辆,才是最酷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先等待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有能力自己解决。当争执升级为争夺或是一些攻击行为时,我们就需要介入了。用语言去描述孩子当下的感受,这是一种示范性的教育,这样孩子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可能就会和你一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3岁前还会经历一个“秩序执拗期”:他们会要求家里物品的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妈妈的睡衣就只能妈妈穿,每天出门必须先穿左脚的鞋,再右脚,每天傍晚散步的路线一定要是固定的,一旦有一样打破就会哭闹不止,让家长很是疑惑。
有些家长甚至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强迫症的倾向。可其实这样的固定恰恰是孩子们安全感的来源。物品的固定位置,行程的固定顺序都会让他们觉得生活是可预见和可控的。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更有安全感和力量感,给与他们规律的生活和安排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慢慢能够体会到一些同伴压力了。这种压力既有消极影响也会给孩子带来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是,他们可能会在同伴压力下学习到一些不良行为,或是发展出讨好型的个性;积极影响是,他们也会可能会去学习和模仿同伴的一些优于自己的技能和习惯。
所以家长的引导在这个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既不要让孩子在同伴中成为施压方,也要保护好孩子不让TA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我们前面在认知发展中提到的语言发展也在这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相比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来说,一个会表达情感的孩子受到同伴压力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就更小。
05
接下来,是第四部分——个人成长。
孩子在24个月左右,会开始逐渐在语言中出现一些以“我”为开头的句子,不再像之前那样用自己的名字或者是“宝宝”做主语。他们会说“我要”什么,“我的”什么。这说明他们开始产生自我的意识了,所以父母在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
这包括孩子认为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的,自己是不是有能力的,是不是聪明的。所谓自我形象,都会受到生命早期重要养育人的言论以及他们给出的非语言信息的影响。所以,养育者要特别留意自己平时的言行,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说“你怎么那么胆小?”或者说“你真是个假小子!”这些对外貌、个性以及性别的言论。
千万别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如果孩子经常听到这些评价,那很有可能你的孩子真的就会成为你口中的那个样子。
即使你什么都没说,你的行为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喜好。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出生前父母特别期待这是个女孩,所以他的性别一度让父母有些失望。有趣的是,这个孩子从会说话起,就经常说自己是女孩,父母觉得很困扰于是来找我做咨询。
谈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时父母想起来,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虽然他们接受了他是男孩这个事实,但是他们看到小女孩就会特别热情,尤其是对家里这个男孩的表妹,看到就觉得很喜欢,每周在娘家都会和她玩很久,可能孩子就是感受到了这点。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性别的概念还不是非常清晰的,TA会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来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以及自我形象的树立。
随着自我意识逐渐趋于明晰,孩子对自主性的争取也会愈加强烈。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说是“可怕的两岁”,这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对个体发展来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现象。家长们可能会适应不了一个原本言听计从的孩子忽然开始什么都要说“不”,处处和自己作对,但其实TA只是想要通过说“不”来宣告自己长大了,需要独立了。当家长发现这一天来临的时候,应该为他们高兴,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很乖可并不一定是好事,叛逆才是正常发展的标志。
建议父母可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可以为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比如吃什么,玩什么,穿什么以及去哪里。千万不要在孩子选择了一件你不喜欢的粉红色裙子的时候去嘲笑她“你眼光怎么那么土?”
孩子的自主性是需要家长去保护的。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而自主性的培养是建立责任感的基础。
在幼儿时期被强迫分享玩具的小朋友长大后很难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孩子必须在建立自主性的年纪体验到,TA对自己的玩具是有掌控权的。让孩子知道“我的东西我可以做主”,不要今天和孩子说“这是爸爸送你的礼物”,第二天就要求孩子必须和邻家妹妹分享“爸爸买的玩具”,当TA可以充分体会到自己的物权之后才会知道自己需要照顾好自己的玩具,因为——“这是我的!”
06
最后,我们来关注一下:性格的形成。
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于道德和规则的理解,还是基于父母给予他们行为的反馈,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道德思维模式。打骂虽然可以暂时制止一些你不希望看到的行为,而且看似非常有效,但是这样的管教只会让孩子学到以暴服人,而不是真的明白是非对错。
恰当的做法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什么叫同理心呢?就是乐他人之所乐,苦他人之所苦。有些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同理心,看到一些感人的动画片都会跟着一起掉眼泪。有些孩子比较慢热的,情感反应也会更慢一些,当然这和语言发展还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前面说到的情绪命名会是家长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18-36个月的孩子正处在发展自我的年纪,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既需要保护他们的自我,也还是需要给他们一些规则。谢弗教授在书里给了家长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是规则要明确。不要去说“你要对小狗好一些”,这种模棱两可的话,究竟什么样叫好,什么叫不好,必须是十分清晰的,比如说“不可以拉小狗的尾巴”。
第二,一旦立下规则,就要坚决执行。如果让孩子发现规则是有漏洞的,或是可以有例外的话,那么聪明的孩子一定会让这个例外经常发生,最后导致规则失效。
第三,不要处处设规则。规则之所有威慑力是因为它只在重要场合出现,如果孩子生活中处处都是规则,那么TA一直去破坏也是必然的。
第四,规则要适龄。不要给孩子设定这个年龄无法做到的规则。
设定规则是让孩子学会自控的良好开端。给出规则,并在孩子破坏规则时指出。
这一讲开头我们就说过,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起伏会很大,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被禁止就大发脾气,不用担心,给TA一个冷静的空间,让孩子慢慢体验到自己的情绪如何升起,又如何去消退,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自控的机会。
当然,不要指望一次就会见效,教与学的过程都是漫长的,需要我们足够的耐心与爱。你温和的语气和语调,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