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和大姐姐的聊天,关于初中的学业压力。
大外甥女这学期升初一,她一直以来都非常自律,所以爸爸妈妈给她的压力也不算大。小升初时,别人都在提前补习,她还只是上着小学开始的那些兴趣班。基本没有提前学习。进入初中后,数学因为一直有在学习奥数,所以学起来并不难,但是科学却只能被吊在尾巴上。对于一个一直处于优等生位置的学生来说,难免有挫败感,幸亏学习能力的底子还不错,经过一番努力,也算是有所提升,攀到了中间档,后续怎样,是继续上升逆袭,还是被拖趴下,不得而知。
姐姐还是比较佛系的家长,但是她也感慨,周围人都在卷,如果不跟上步伐,真的非常被动。
今天听了《教育的减法》这本书,觉得很有道理,但也很疑惑。我总是在放手和努力中摇摆。听了很多本书,也知道学习的可持续性,必须孩子有内驱力。光靠家长的鞭策,很难有持续的动力。孩子也有可能依赖性过大。可是不鞭策,等孩子会否因为持续的打击,而丧失了努力的动力。
我希望孩子能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她可以对很多事抱有热情。或许,还是我自我禁锢了。孩子是否会受打击,一部分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我们不能转换结局,但是可以调整孩子的心态。
如果孩子愿意攀登高峰,我们就为之加油,做她坚强的后盾,温暖的港湾。如果孩子愿意坐在观众席为别人鼓掌,我们也可以默默坐在她的身边陪她鼓掌,为别人喝彩。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每个人有每个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