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终究只能活成你自己 任何别人的以为 别人的期待 别人的愿望 终究最后 沦为的不过是 面具后的 —— 最初自己。
—— 题记。
似乎在我还很小的时候 我还是愿意勉强我自己的 勉强自己做个爹妈以为的好孩子 乖孩子 按时做作业 按时完成爹妈的期待 。可 可能失望来的太快了 以至于他们早早地对我放弃了成龙成凤的希冀 以至于我还没有习惯成为一个好学生 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别扭的孩子了 以至于 在青春期之间 在所谓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定性之前 我就升腾出了 终其一生都要做个“头上出角”的人的想法。(请脑补小龙人主题曲)。
说实话 这种想法真心要不得 它太不符合这样一个东方古国“中庸”又“从善如流”的想法了。那种源自骨子里的别扭 逐渐衍生为各种的''难弄'' 于是 南墙撞开了头 撕破了皮囊 震颤了灵魂 一次次挣扎 掩灭 洗礼蜕变 淬炼 后 才有了现在这个看着大体合适 却还算活的挺惬意的自己吧。
别人眼中的你自己 见证某一个你。
我们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某个自己,多维多面的存在,甚至唯自己都不知。
缘故。缘故友邦。
这 该从何说起。
从90年代家母给家里配置的第一份保单说起,还是从我的hk经纪人说起,还是从我的引荐人的笑容开始?扑哧…
我忘记我的第一份AIA保单是什么了 也不知道现在算履行了没有 反正前几年 我去日月光退了其中的一份到我死了才能赔1w块的保单 。哇咔咔 说实话 对日月光的AIA真心没啥好印象 退保的受理人有着晚娘似的一张脸 而很显然 我也有 于是 这件事就让人很不愉快了嘎。
至于我的HK经纪人小姐姐 说来有趣的紧 。据说她是个上海mm 嫁去了HK 早10年开始卖保险的年代 正巧赶上了蓬勃发展时期 于是她成了我们业内交集最多的代理人 无论是亲密无间的小伙伴群体 还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群体 朋友圈点赞与默默关注拉仇恨的交集里 总有她的身影。她是大了我8~9岁的样子 不常联系 时不时讨论来去的也就是中美贸易 国际形势 教育子女方案 或者就是些家长里短 但总体来说 看她晒的圈 看她的各种从绝望主妇到superwomen的变化 看她圈里的AIA 我想 抛开职业 她的生活 活成了我想活的样子。
很早之前就想 如果我的本职工作混不下去了 养不活自己了 是不是可以也去AIA 活成光鲜亮丽成天推杯换盏的生活呢。(原谅我当时还没有学会去看到别人的努力和艰辛 只想着躺赢在真金白银上)。
码字码到这里,忽然想起有位嘉宾分享过 她第一次一个月的佣金是之前的年薪的时候 她就决定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笑~听她说这句 我想那个小姐姐一定不是sales出身。做sales 一夜长大后 很容易颠覆之前的经济观念吧。
这样想一下 我甚至想不起来我的第一桶金是什么时候 但我记得人生的第一个100w 我就买了用8成买了套房子 2成买了份保险。哇咔咔 这样说来 自我觉醒的保险意识是不是还挺强的?嘎嘎…又跑题了。
还有 还有就是我那引荐人的笑容 。这个成天在朋友圈晒明媚的女子 有着我一无所知的故事 与过往 。但 我总觉得 只要她能这样的笑 运气肯定不会差 。(可怜了我的晚娘脸和8会笑)。
嗯 这 就是可以与人道的''缘故''友邦的所在。
至于为何是保险,更泛泛而论的话题是,射手女本质是会尝试任何可能。所以才会有早早的挣脱束缚 为了所谓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30岁之前的创业。这个缺点也是一目了然的 太早少了束缚 所有的后续就都是自我鞭策与成长 另一面来说 见过的最大的浪 可能也就是当年大学毕业最初5年里的种种 。
洗去铅华 褪去华袍 我们徒留奔命的日常。直到今天 创业合伙第10年 直到觉得瓶颈与倦怠 再一次选择一份也许是短期也许是长期的环境 领域 从眼前看 是我挣脱自我束缚和安全区的一种尝试 从远处看 也许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 能走多远 能走多久 他并存在各种可能里吧。
轻巧 微弱的光 能否燎原 不待而知。
当你的家庭计划和生活工作是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也许每一个决定都透着背后的各种含义。或者 曾经我的计划是做2个五年计划 后来越来越发现 你有你的安排 而上帝另有计划。 后来 越来越知道 做完这个当下的自己想做的 能做的 就足矣吧。
''Pps: 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想要去论证: 我跟别人不同,可是恰恰是这种想要论证跟别人不同的心态,最TM相同。你想要脱离大众做不一样的烟火,结果发现满地的鞭炮都比你使劲。
#相似的烟火 别样的星空#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