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国行,新解新教材。从语文教学的视角解读文本,从儿童学习的视角设计活动,从课堂实践的视角优化过程。2021年6月18日晚七点半,薛法根老师公益直播——“文本解读与活动设计”如期举行。
薛法根老师从“教学内容的重构——有效教学谈”出发,指出当前语文教师的尴尬:所教的就是这篇课文字、词、句、段,听、说、读、写……似乎什么都教了,好像又什么都没有着力地教。
围绕文本解读和活动设计,薛老师从具体的案例出发,从解读课标的重要概念,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借鉴教材的设计建议等几个方面,通过大量的课堂操作方法和技巧指导进行了详细文本解读指导。
讲座实录:
前奏(导入)
薛老师强调语文教师应具有最关键的两项能力:一是文本解读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一个体现;二是活动设计确定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样态。
他还对自己的讲座提了三个要求:好听——要听得进去,所讲的东西要有价值;好记——要通俗易懂,时刻都能回忆起来;好用——所讲的方法在实际的文本解读中、活动设计中立刻就能运用。接着他用一段文物鉴宝的视频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文本解读的内涵。
文本解读就像“鉴宝”
工具,靠准备;经验,靠累积;学养,靠积淀;切口,可以“教”。本次他重点分享了文本解读如何找到切口。
文本解读之“切口”
著名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先生:一只蚂蚁在苹果上团团打转,只觉得到处都是光溜溜的,没有什么可以留念的。但是假如能够揭开苹果的一点皮,吃到了果汁,蚂蚁就会忘我地吮吸了。
薛老师引用这段话,形象地把文本比喻成苹果。
文本结构藏着三个层次:
1.表层(第一层):字面所写的意思,即文本所写的“人事景物”。一望可知。只要学生会阅读,文本字面意思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都是比较容易把握。
2.里层(第二层):字面背后的含义,即文本隐含的“思想感情”。一望无知。“思想感情”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很多人看到的是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但不一定能准确把握作品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马朝虎的小说《水》,有老师解读的是“珍惜水资源”,有老师解读的是“苦中作乐”,甚至有的教学参考用书都是解读的“苦中作乐”,而实际上这篇文章写的是“母爱”。里层解读就是准确解读文本的思想感情。只有教师解读到位了,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欣喜之感。
3.深层(第三层):字面之外的风格,即文本体现的“表达艺术”。不得其入。语文教学与一般的阅读一篇文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还要教学生看到文本的表达艺术。即作者是怎么构思的?作者是怎么遣词造句的?作者是怎么表达的?作者写的文章怎么会引人入胜?
如朱自清的《匆匆》,他的情感脉络是怎么流动的?他是怎么构思的?如果没有整体把握,很多人读了只觉得很感人很激动,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语文教师专业性体现在它指向文本表达、指向作者构思、指向我们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即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构思的。
教学解读的六个方法
一、提领法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解读文本应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切入。什么是关键词句呢?以诗歌为例,诗歌中有诗眼。如《枫桥夜泊》的诗眼在一个“愁”字;古诗《山行》中的诗眼在一个“爱”。
没有明显的诗眼又如何发现?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此诗要把事物的特征聚合起来把握诗眼。
现代文的关键词句,即要抓文眼。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比较明显的文眼。
现代文中没有明显文眼的又如何把握呢?如老舍先生的《猫》,文眼在“可是”一词,我们会发现文中用“可是”多次转折将猫写得丰富起来,写了不同的对立侧面,这只猫让人印象深刻。
又如老舍先生的《母鸡》,一般老师抓“勇敢慈爱”,其实本文还是可以抓“可是”一词,文章中这一次转折就能让人抓住整篇文章。
还如丰子恺的《白鹅》,用词特点明贬实褒,作者即写白鹅高傲,但高傲当中却包含着他对这只鹅的喜爱。《白鹅》一课还可以抓“衬托”,每个表现白鹅高傲的方面里都能找一个其他事物来进行比较,写“叫声”以狗衬托,写“步态”以鸭衬托,写“吃饭”以狗、人衬托。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像作家那样去思考、去构思、去表达,学生才具有了阅读发现的眼光,才会具有阅读的智慧,若始终在个别词句上去琢磨比较学生所得将会很有限。
二、还原法
还原法即是将人事景物的原生形态想象出来,把握艺术形象与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艺术形象与原生形态之间的不一样就是我们文本要解读的秘密。
作者怎么把这写平凡的原生态事物写得那么艺术化呢?如贺知章的《咏柳》,原生形态是柳叶,艺术形象是碧玉,之间的差距藏着的秘密就是作者要赞美这个事物,要用比这个事物更珍贵的更美的事物来比喻它,碧玉、丝绦是珍贵的,蕴含着作者珍贵的情感。
再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杜牧的《江南春》、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等。还原诗歌、文章中事物的本来面目,发现艺术形象与原生形态之间的巨大落差,从中发现作者的情感、作者的用意就隐藏其中。
三、原型法
原型即是文章的原型结构。穿过文本内容,揣摩作者构思,把握这一类文本的原型结构及心智模式。把握文本的原型结构,就能运用这样的构思去创作同样的作品。
如台湾作家许荣哲的《小说课》中说三分钟能创编一篇小说:第一是确定一个主人公有一个目标或者愿望;第二是开始行动;第三是遇到障碍愿望不能实现;第四是遇挫后再行动,再遇障碍,再失败,再行动;第五是出现意外,发生转折,愿望实现,结局最终圆满。
再如微型小说《半截蜡烛》,好人与坏人交锋,坏人制造麻烦,好人解决麻烦,第一次母亲未能成功,第二次哥哥未能成功,第三次发生转折,小女孩成功了。
如《跳水》,制造危机,解决危机,不断有新角色出现,最后船长来了,危机彻底解除。如童话《巨人的花园》的构思技巧,两个字:“有”和 “无”。有孩子,花园是春天,无孩子,花园是冬天。花园漂不漂亮不重要,巨人心里面有没有孩子更重要,每个人心里都有孩子般的美好更重要。
解读这些作品结构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故事、文本找得到它的原型结构,只要找到文本的原型结构你就变得通透了。
四、见人法
通过人事景物及思想感情,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切入。见人法即透过人事景物的思想感情把握文本背后写这篇文章的“那个人”。谁在写文章?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我们读文章,要读文章背后的那个人。
在解读文章时 “要与经典为伍,与大师对话”。如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寻常事物的美?作者写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些时间里的美?难道白天不美?走近作者我们发现,白天作者也许忙,这些时间她更有闲暇,这些闲暇时光中发现生活的美,她是那样的热爱生活。由这篇文章,老师可启发学生观察平常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平常生活之美的那颗敏感的心。
如季羡林的《夹竹桃》,文中作者从投到墙上的夹竹桃的影子展开丰富的想象,我们读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了一个老头的那颗童心。
如此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写文章,学生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全新的体验。读文章要见人事景物,更要见人。把握住了这篇文章的作者,读这篇文章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路径。
五、降维法
降维即回到学生的原有水平,见识文本表达的“高明之处”。
如《火烧云》,学生读来读去感受不到有多美。若让学生来写火烧云,以颜色为例,孩子们的描写会停留在单一的颜色上,最后用上省略号。
再看作者,从单色,到复色,到比喻色,再到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学生见识作家的高明,再运用这样的方法写生活中的景物,就进阶了。
六、要素法
解析语文要素内涵,把握要素的文本落点。如民间故事《漏》,这篇文章的语文要素是“复述”。蒋军晶老师对本课的解读是“把握故事规律”。贼和老虎干坏事时做法是一样的,想法是一样的,遭遇是一样的,都是两两对应的。
复述时记住一个人物,就记住了另一个。再根据不同地点,将故事分为三部分,复述就简单了。语文要素在单元中在文章中教师要把握住才能解开文章的奥秘。
新解新教材,运用方法,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打开文本才能看到真正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