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就是向外部借鉴经验与智慧。在商业上,很多公司通过分析产品有哪些价值点,分析目标客户关注哪些价值点,把目标客户最关注的价值点向优秀的产品或服务对标,从而提升产品整体的性价比。而写作,其实也可以对标。
今天我继续看之前翻了几章的《卡片笔记写作法》,觉得有的话点醒了我。我再回翻我对这本书之前做的笔记,感觉都没有印象了,于是从头看起。我最近很用心摸索优化笔记,对书里提到的很多事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简书写的文章,大多数是我看其他文章或者视频的总结与感悟。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这么做,是在冒用其他人的经验,来获取不属于我的点赞。其实我更多时候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看的。我自己的体验里,认真看了一篇特别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后,如果不进行总结和整理,心里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久而久之,所有感悟都留不下痕迹。我每天会把看的一些有趣的点记下来,有空的时候再整理成文章。
我曾经有过一个很错误的观点是“好文章都是事前设计出来的”。我曾经以为,作者就是那种脑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坐在桌前就可以很快写出精妙的故事。但是,在我自己出版长篇纪实小说,以及阅读其他作者的写作指南后,我意识到其实文章是生活片段和感悟集合而成的。坐在桌前开始写草稿的一瞬间,只是写作过程中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我想说的对标,很多人都在对标一些想象中的完美作家,从而让自己充满焦虑。
我也看过不少写作书,大部分开头都在说“开始写吧”,先有作品才能慢慢修改,生成风格。可是我越来越觉得它们忽略了最关键的积累的步骤。有很多人可能会说:“谁都知道作家要先有生活,才能有事可写。”我推荐《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的原因是,它把怎么记录生活的灵感这件事落实到步骤了。
书里主要讲以以卢曼卡片盒为核心的一整套记笔记流程。我目前的理解是一部分卡片是文献和简要概括;一部分卡片是针对这些内容产生的想法。卢曼会经常查看联想,然后把有关的卡片链接起来。
他的做法和我最近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很像。我最近把我上过的课的笔记重新拆分组合里。之前都是以课程为单位的,现在我以主题为单位,因为我发现很多话题会出现在不同的课程里,有不同的结论,结合来看会有更有趣的观点。比如众包经济在经济学里有一些讨论,在市场营销、计算机哲学,等等都有比较好的视角。
我昨天在写那篇《为什么美国建筑看起来千篇一律》时候,也想起我之前记过的几篇笔记,一篇是一席的《与人为敌的建筑》演讲里面也提到了这样没什么特色的筒子楼;一篇是我最近在看的移民建筑师塑造美国贫民窟的书(The Decorated Tenement);《欢迎来到你的世界》里面提到的公共场所的消失……等等。我也在想最近把这些主题都打上同样的标签,等到有合适的结论时候再总结成我的看法。
很多人认为对标就是选定最优秀的人作为标杆,然后向标杆看齐。但很明显人不是生下来就优秀的,而是要慢慢成长。我认为对标应该针对对方的成长路径,也就是ta当年是怎么做的。很多厉害的作家,就算写一件小事都能写得十分生动,他说把生活记下来就可以成为作品,我觉得就不该借鉴。
我想很多人喜欢读成功人士的传记,就是在学习成功人士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和他们的解决方法。我们要通过对标学习其成长路径,而不是学习成功人士当下的行为特征。一个新进入职场的人,如果要向马云的现在对标,整天谈战略、谈未来的趋势,那估计他都找不到工作。我们要对标的是马云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一技之长,能讲流利的英语,对工作充满激情。这是年轻人要对标的东西,这就是个体的阶段性对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