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以言志
作者:贾忠谦
关于诗词方面的论文我写了不少,在百度网上随时可以查访。有人问我,谁写的诗好?我说李白丶杜甫丶王之涣写的好。又有诗友问,当代谁写的诗好?我说毛泽东写的好。
诗词,断档已经几十年了,改革开放以来,诗词渐入佳境,大有唐代诗人许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尤其近几年,温度直线上升。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其实这个新的时期里,诗人队伍远远超过了唐宋时期的总人数。
中国人,总是喜欢自己的文化,喜欢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诗词就是其中一例,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诗词?你知道吗?
当你走在那里,都能看见书法字画,字画上写的大多数内容不是唐诗就是宋词。有些诗句连不识字的人都能背诵几首。这就是中国人喜欢诗词的根本原因。我曾经看到中央人民电视台的一个记者,在采风外国留学生时问,你喜欢中国的什么?外国留学生说:我爱宋词,多么惊人的回答。
目前的诗人队伍有各种不同的情形,有一部分是老学者,精通格律韵文,善于律诗绝句,更善词牌辞赋,是库存下来的一部分国宝人物,更多的流落在民间。
占百分之八十的是后来才学习的,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爱好诗词的人如雨后春笋,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里来。诗词的吸引力非常之大,诗词对每一个爱好者来说,都是公平的,只要认真学习,就会踏入那个神圣的殿堂,坐在那个珠光宝气的椅子上。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爱诗,喜欢读诗,才能喜欢写诗,多练多写,然后象上楼梯一样,一台二台,三台四台,就上去了,王之涣的[更上一层楼],就这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学习写诗,不仅仅是动笔硬写,更重要的是读书,读什么书?好多人这样问我,我认为只要正能量的书都可以读。
但作为初学者来说,王力先生著的《诗词格律》和《诗词格律概要》;是首要读的书,申忠信先生写的《诗词格律三十三讲》;其次《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是必须要读的,尔后《诗经》,《楚辞》应该要读,文学方面,四大名著也应该读。这就要看你自己的情况了,要想把诗写好,《声律启蒙》是必须要读的主要书籍。另外,东南大学王步高《诗词格律与写作》共二十四讲,掌握了这些知识,你就已经进入了可以写作诗词的王国。
诗人必须精通历史,精通古典文学,了解音乐,必须精通格律法则,韵书必不可少。有许许多多的诗人也喜爱书法绘画。平平仄仄是必须要弄清楚的,诗无平仄不算诗,诗无韵律不成诗。正由于诗词有这样那样的规律,才造就了文学的最高艺术,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诗词的主要原因。
有诗友问我: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是什么关系?我的回答是,在唐朝之前的诗,可以划分为古体诗,唐朝以后的诗叫作近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即一个人两个名子的意思。现在学诗词,非常方便,户联网给人们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平台,弄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百度网上查考。
为什么要读四大名著?因为写诗填词,不仅仅是平平仄仄的问题,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字来积累,仅《红楼梦》一书的诗词就有一百多首,极大的吸引了读者,《红楼梦》里还有十几个人创办的海棠诗社,现在北京市又继承了这个海棠诗社,中国诗词的传统经久不衰。
中国诗词文化现象不但吸引着国人,而且也影响了世界。在不久的未来,世界的地球村里诗词文化是不可缺少的。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尚书.尧典》中记载舜说的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已经很早提出这个艺术性理论,所以,诗以言志,诗情画意。就是说把自己的心里话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语言写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儿童和老奶奶都能读懂的诗,才算是最好的诗。比如李白的《夜静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一首诗,家喻户晓,三岁的小孩都喜欢读,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看似文字简单,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就是好诗。可是,这首诗,按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怎么也对不上,但仍然被历代学者,诗词界人士认可,这就是诗以言志的典范作品。
这样说,不是提倡诗人们任意的去写打油诗,格律诗词的最高艺术就是格式创造出来的,平平仄仄已经容纳了音乐的元素,把文学的精华浓缩到人们的心灵深处。给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精神食粮和享受。
在看李清照填写的这首词《一剪梅》以更加通俗的笔法,映入读者的眼帘;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用普通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表明了词人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情的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这首词作,推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所以说诗词就是音乐元素的创造者一点也不为过。
苏轼写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涛尽,气派而精美。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用简练的文字,征服了当时中国千千万万的文人,谁不敬佩呢?回答只有六个字,没有不敬佩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仍然为家喻户晓的好词作,仍然会流传千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