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意思的是,经常一起聚会的同学里,有一个共同点:已经结婚的,家庭比较和谐;还没有结婚的,也都有比较固定的男女朋友关系。我交朋友第一条原则是只和家庭关系良好的人做朋友。单身的人,只看他和父母的关系如何;恋爱or已婚的,则看他和女朋友or妻子的关系如何。
我不喜欢和家庭关系不好的人交往,原因有三个:
不懂得尊重、包容他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的关系都搞不好,通常的原因是和父母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引发这种冲突的根因可能是来自父母,也可能是来自自己。
假设是来自父母(比如:过时的观念、陈腐的价值观、偏执的性格),那么作为子女有责任引导、教育父母,帮助上一辈的人一起成长。哪怕知道他们不可能有很多的成长,也应该了解到他们的现状是由一系列复杂原因造成的,不太可能因为子女的反对就会很快有所改变。和他们对着干,把关系搞僵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他们更心灰意冷,更固执己见。他们会觉得全世界都抛弃自己、反对自己,出于保护自己,他们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一些思想、观念。
假设是来自自己(比如:学业、事业一时的失败),那么作为子女要体谅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中国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成功有着迫切的渴望。很多时候这种愿望是溢于言表的。看到孩子不争气,他们会着急、会愤怒。其实往深层次看,一个人的愤怒是自己无能的另一种体现。父母觉得自己已无希望,只能寄希望于孩子。这时候和他们的沟通就至关重要。一方面让他们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事业的事情上,自己做好就是最好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另一方面,要化解他们着急、愤怒的情绪,把他们转变为支持自己的力量,为自己下一次的成功积蓄助力。
缺乏合作意识。家庭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初的社会,也是陪伴一生的社会。离开一座城市、辞掉一份工作、断绝和朋友的关系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以很快就重新开始。只有家庭陪伴人一生,一辈子也不可能脱离关系。
处理好和父母的合作关系,可以最大程度获得他们的支持。借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也可以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如果连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合作伙伴都不能处好,朋友之间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又会怎样呢?
对他人缺乏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的、天然的,孩子对父母的爱却不是。从孩子生下的那一刻,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像拧开水龙头的自来水。孩子需要时间才能培养起对父母的情感。人一生的前半部分,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最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