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日子答应Jackie投稿,写不出。近日有功夫思考,记录下来,有些是感悟,有些是小故事。
一,我需要多少东西,可以体面活着
这两年,去了很多城市。生活从上海,换到深圳,搬到广州,移回上海;又耐不住,在深圳小驻,然后来了欧洲。
工作要跑到海外市场,印度、印尼、俄罗斯、缅甸、马来、新加坡等等。感觉好像去了很多地方,但大部分时间是酒店和办公室之间的往返,偶有空闲,就在当地街道上浮光掠影,来去匆匆。
如果前些年跨越城市的搬家和差旅是短暂的慌张和转瞬即逝的鸡犬不宁,那这些日子背着行李、拖着箱子,密集地从广州的酒店,到深圳的Airbnb/公司酒店/自如,到马德里的酒店,到米兰Airbnb1-2-3的不停切换,则带来了一次深思:
“我需要多少东西,可以体面活着”
在马德里狠狠心,跑到邮局往上海寄国际包裹,只留下了如下物品:
办公:2电脑:公司+个人/1Kindle/3实体书/1笔记本/1笔
爱好:2相机:微单和黑卡/1镜头
生存:2长裤/1短裤/2T恤/2外套/2保暖内衣/1转接口/1插排/1手机/1手表/电子设备充电线若干/5袜子若干/5内裤/药若干/出行证件若干/银行卡多张
清洁:1牙刷/1刮胡刀/1刮胡泡/1洗面奶/1牙刷/1牙膏
容器:1箱子/1背包/1帆布袋
其他:1帽子/1伴手礼/1护颈
还是太多,之后再继续精简。
人要好好活着,不需要太多东西;尤其在路上,远方和目的地的意义,大大超过了当下的携带。
二,生活经历了什么
之前发的很多照片,如果见到原图,很多精致也就索然无味。生活大部分时候是这样,把弧光和新奇剥离掉,尽是日常而已。
为了一张好看的街景,站在某个角度守很久,拍数十张,然后选出来在Lightroom上调参数。会加上自我表达在照片里,不过那是克制后的视角呈现。希望记录美好、有意义、有故事性的瞬间,不去表达我生活在哪里有多好多坏,而是,我看到了他人世界里的美好日常。这是街拍的意义。当然,街拍也是业余爱好者技术上想偷懒但叙事欲望强烈的捷径。
这门爱好,是持续变化的日子里,对抗焦虑、失落、无助的良药。就像,照片里呈现的都很好,于是生活就真的很好了。
“这段时间,生活经历了什么?”
告别
-和95、Cooper告别
-和父母告别
-和一大圈朋友告别,有些还没得及亲自告别
-和熟悉的教练、体能中心告别
-和喜爱的咖啡店、书店告别
状况
-肺炎和流感,换地方生活的标配症状
-签证办了一个月,中间换了个国家目的地
-倒时差,一周里面凌晨3点醒,爬起来做饭,洗衣服,和国内聊天
-不认识字,不会说当地语言,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英语,开始学新语言
-东西很贵,我很穷
工作
-新市场没有办公室,没有公寓,移动办公,移动住宿
-新市场没有合作伙伴,全米兰马不停蹄寻找,预算原因被很多人拒绝
-看着这个陌生的市场,想拼尽全力,又是千头万绪
-不会一直遇到合得来的人,会有误解
情绪
-思念中国的一切
《八万四千问》那本书里,用一个高的逻辑去容纳了所有的困顿起合。那是因原起灭的轮回,所以在其中,体会着这一切,只有肉体凡胎来担待。于是,就悦纳吧。感慨,身后的国家,让合作伙伴对中国客户充满兴趣。
而这种兴趣,让马不停蹄的沟通,变得善意又收获丰盛,于业务或是自己的感悟。
所以,要么站在一个充满期待的角度,要么站在一个更高维度,去看当下的境遇,就没有之前的急不可耐了。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