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丛飞:一个启迪人性的捐助者

丛飞:一个启迪人性的捐助者

作者: 春秋老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3-05 00:52 被阅读236次

    卓不凡/文

            今天来聊一位很感人的歌手,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这是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名字。

            因为家里很穷,丛飞初二就辍学了,因为对音乐很是喜欢,随后,丛飞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1992年,丛飞南下广州闯荡。刚到广州的时候,丛飞举目无亲,睡过桥洞,吃过人家剩下的盒饭。但对于爱唱歌的丛飞来说,最痛苦的不是生活上的窘迫,而是没有上台的机会。

            渐渐的,丛飞凭借自身的实力,在歌厅、酒吧打开了名气,从最初的一首歌几十钱到后来的几百块钱,丛飞开始不用为生活担忧了,为了给演出增加效果,丛飞开始钻研模仿名人,在现场,丛飞得表演常常逗得大家笑个不停,后来,丛飞的演出越来越多,出场费涨到了上万元。

            1994年,在一次慈善义演上,丛飞为几百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表演节目,在节目结束后,丛飞把身上所有的2400元钱都捐了,要知道那时候的他还没成名,2400元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

            从那以后,丛飞开始不断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在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过程中,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共计300多万元,并参加了400多场慈善义演。

            2005年,丛飞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丛飞的妻子邢丹曾说过:“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

            但是好人没有好报,2005年5月丛飞被查出胃癌,2006年4月20日,,丛飞因病治疗无效在深圳逝世,年仅37岁。

            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

            更让人气愤的是,丛飞遗孀邢丹在高速公路被混凝土块击中致死。三名青少年贪玩扔石块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丛飞是不计任何回报地帮助别人,为了帮助比他更穷的人,他付出了超出自己能力的一切,甚至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接受过他的捐助人是怎么样的表现呢?

            受助者李某:被人知道会没面子

            受丛飞资助的李某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毕业后与丛飞没有任何联系,只是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小心”说出了受丛飞资助上大学的事实。几天后,他从网上看到记者写的文章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很不高兴,感到没面子,要求丛飞想办法删去文章中他的名字。

            丛飞的朋友林燕打通了李某的电话“我很平静地问他为什么要删去名字,他说他现在是大学老师,这事让学生知道了会很没面子。我说贫困受助是你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再说贫困又不是罪恶,学生知道了还能怎么想?他说我就是不想让学生知道我过去的状况。我问,受助是耻辱吗?他说,我没说是耻辱,但我希望永远不再提起这段往事。”听到这里,林燕气不打一处来,“当天晚上,我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见到丛飞,他告诉我,他也失眠了一夜。”林燕说:“现在,喜欢上网的李某一定从网上看到了关于丛飞的报道,但至今连一声问候都没有!”说这话的时候,林燕一脸怆然。

            受助者小A:他帮我是另有所图

            受助者小A,大学毕业前夕,她还与丛飞保持联系,丛飞一直通过电话对她进行辅导,并在她即将大学毕业时为她找工作,但后来,只是丛飞为她找的学校音乐教师的岗位她不满意,才失去联系。记者得到小A的电话后与小A有一次通话,下面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我只是想问一下你是否记得自己接受过丛飞的资助?”

            “我是接受过他的资助,当然记得,当时丛飞同意帮助我也是出于一种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

            “他资助你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至于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

            “我猜不到,你猜到了吗?”

            “我没时间去猜别人的想法。但你作为一名记者今天来给我打电话,核实丛飞是否资助我读了大学,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的想法吗?”

            “他胃出血了,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可他现在陷入了没钱治病的困境,你想没想过应该向他伸出援手?”

            “向他伸援手?怎么伸呢?给他治病?可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还没这个能力。再说,他也从来没向我提过这个要求。”

            “你无力帮助他,可也应该去看看他,让他知道你还没有忘记他呀。”

            “我太忙了,没有时间。”

            一受助学生家长:何时病好出来挣钱

            丛飞住院后,许多受助学生的爱长打来电话“要钱”,有些没有及时收到学费的家长们对丛飞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反悔自己先前的承诺了。但在知道丛飞生病住院后,许多家长都非常理解,劝丛飞安心养病,他们再想办法解决孩子的学费,有的甚至希望来深圳看望丛飞,但都被丛飞拒绝。

            丛飞住院后,手机放在林燕处,林燕接到这类电话最多,感慨也最多。有一天,林燕刚打开丛飞的手机,一个催款电话打了进来:“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林燕急忙解释:“丛飞病了,已经几个月不能演出了,现在暂时没钱给孩子们交学费,等他身体好了一定想办法寄钱过去。”对方听罢,半信半疑地盘问起来:“他得的是什么病啊?”林燕告诉对方是胃的问题,可能比较严重,对方听了,问:“那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受助者阿珍:能否帮我买个MD

            丛飞过去曾和林燕说起一个叫阿珍的女孩。

            1998年,丛飞到山东演出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阿珍在演出结束时找到丛飞想拜师。面对这个陌生的女孩,丛飞拒绝说,他不收女学生。阿珍临走时要去了他的电话,说以后有问题时向他请教。但此后很长时间,这个女孩一直没有和他联系过。

            两年后的一天,丛飞忽然接到了阿珍的求助电话:“丛老师,听说您是个有爱心的慈善家,资助很多贫困学生读书。现在我也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搞不好也有失学的危险,您能不能资助我一些生活费?”丛飞二话没说,很快就给她寄去了2000元钱。此后,每学期开学前后,丛飞总是接到阿珍要求帮助的电话,丛飞也总是有求必应。

            大学三年级时,阿珍的要求开始升级了,不但要生活费,还要课外补习费以及高档物品。有一次,她这样给丛飞打电话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用上了MD听音乐,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可我的父母买不起,您能否也给我买一个?”丛飞到天虹商场花2800元买了一台MD,给阿珍邮去。不久,丛飞收到一条短信:“MD已收到。”

            大学毕业后,阿珍也当上歌手挣钱了,再也没有与丛飞联系过。不久前,林燕将丛飞住院的情况电话告诉阿珍,阿珍听罢,回答非常流畅:“请转达我的问候,让他安心养病。”从此,丛飞再也没有阿珍的音讯。

            PS:初中的时候,我的美术老师(一位很和蔼、乐观的老先生)曾告诉我家的辉煌历史,他问我,你知道你家的祖传大宅是怎么建成的吗?我说我不知道,他告诉我,你太公是位很有钱的人,当年我们这里闹旱灾,你太公就决定建新房赈灾,然后告诉乡亲们:“只要你们把我家建新房的砖头拿一块回家,把这块砖磨得象镜子一样平再还回来,我就送一升米”。等乡亲们吃饱了,我们家的新房(现在应该是老房子了)也就建成了。美术老师还叫我回家去看看我家祖宅的砖块是不是每块都光滑如镜,我回去一看,果不其然,经过一二百年的风雨,我家数千平方米的大宅上的每块砖头都还贼亮贼亮的。我相信,这样的一助扶贫助困方式要比丛飞的捐款方式好多了。

    【感悟】丛飞的遭遇让我们感觉到帮助人也是一门学问,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不一定是一个最好的帮助方式方法,如果带有一定的附加条件的帮助,可能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因为后者更符合人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丛飞:一个启迪人性的捐助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lc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