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原来我的底牌是这些。
[自我复盘]
通过这三天的学习精进,以及班委的精确点评,我摸清了自己的底牌,我发现,写作方面,我及其容易写一些共情和幻想的东西,这些东西似乎不需要我去思考,我可以自然而然的在我的文章里渲染,以及根据我的爱好,我及其喜欢去深层探索一些东西,所以深层的 探索也是适合我的。
那什么不适合我呢?我想就是那种需要知识面很广的东西,以及需要快速抓住一本书的提纲的那种写作,我似乎还是弱了些,写完全是废话,自己都感觉怪怪的。
而从弱项入手,我发现了我需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要快点去积累知识,苹果阅读法用起来,先从几天一本书看起,最好在一个周内做到一天一本书,尽力达到精确把握那种,以及每看完一本书,不能够偷懒,必须必须要写荐书稿,写完发给班委帮忙修改继续精进,既然我想做这件事,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握住我能把握的点滴。
上面是我的改进想法,那要怎么落地呢?
我其实好几天前就知道我的弱项了,可是我还是没法去精进,我知道我的问题出在时间管理上,我总是觉得没时间做事,但似乎我用来放松的东西又很多。
于是我今天特意去学习的时间管理,原来时间管理,最重要的是注意力管理和精力管理,而我一直以来,似乎都在错误的进行时间管理,我总是安排哪段时间做什么,但是做起来又是拖拖拉拉的。而对于我的注意力和精力分别在什么时候很好,一般可以持续多长时间,我似乎完全没有底,那我还想要高效率,那不就只能想想吗?
经过这样的一个了解以后,我决定明天开始有意识的记录自己精力和注意力的分布情况,然后,清晰以后,开始对自己的精力进行高效的规划和管理,来做到可以在一天内很好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有一种被拖着走的感觉,一天下来,还觉得自己又累又没完成任务。
[课程复盘]
第七课 向大师偷艺—卡片阅读法
之前我们学习的倍速阅读解决度读不快问题,苹果阅读解决效率问题,而卡片阅读法解决的问题是有效积累素材的问题。
卡片阅读法就是用一张卡片记录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所见所思,字数控制在300-500左右,300左右最佳
我见:直接摘录原句(书中的某个观点、金句、故事、写作技巧、片段、立意)标出来源和出处,以便日后引用
而卡片的分类遵循大脑记忆规律,可以将其分类为智、慧、聪、明四个维度
智:智识,较硬核的东西,如理论
慧:未必经过事实验证,本身是道的层面
明:认可的别人的一些观点
聪:灵动的,美的,趣味的信息
自己实践下来,真的觉得醍醐灌顶,每次写作最难的时候,就是光有自己的故事,没有任何名人的引用,使得自己的文章即使很有道理,也无人问津,而如果我没读一本书,都去积累一些素材,到后面我想引用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可以去翻卡片了,而且写下来的东西印象更深。
第八课 主题阅读
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秒变知识引擎
这个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个主题,用倍速阅读法、苹果阅读法以及卡片阅读法,在一定时间内对多本书进行阅读
步骤
第一步 搞清楚阅读动机和阅读目的
第二步 围绕主题曲选书
第三步 用倍速阅读法、苹果阅读法以及卡片阅读法进行阅读
第四步 整合输出,把你阅读成果整理成一个小作品(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录制的音频等)
主题阅读是一项组合技巧
知识引擎——通过掌握主题阅读法提升自学能力,可以算是终极能力
人的本质=信息+模式。调整信息和模式的核心,在于不断提升自学能力(我不会,但可以学)
AI的学习模式——海量信息输入,学习成果指数级增长
主题阅读法应用实战:写书单
好书单要点
第一要素:选准主题(书单的一半)
遵循原则:有用、有趣、有料(让用户觉得有用、有趣、有料的书单)
有用型书单:像课程表一样,有交付感,帮大家切实解决一些问题
有料型书单:很丰富、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有趣型书单:有趣本身就是一张智力过剩的表现(我明明知道这件事这样说,但我偏偏要从另一个角度绕个弯给你惊喜,其实很难,也就是为什么“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第二要素:定数量
书目最好不要多于5条:人类的工作记忆一次只能记住5±2个信息组块,也就是3-7个
后续的创作要分成3-5个模块表述,呈现信息流动结构
第三要素:描述
第一种描述:文案金句式
影响读者行为,写书单的文案,目的只有一个:影响读者的行为
第二种描述:私密沟通写法
文字呈现出私密的对话场景,用文字营造这个氛围
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比较真诚的(你怎么样?我怎么样?你喜欢什么?我最近发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写,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出发写
写书单,实践下来,感觉很勉强,因此这个部分是我需要突破的地方。
第九课 费曼读书法
它解决的是专业问题,是解决专业问题的利器,“专业”是指“主要的因果”,“专业”影响我们人生的走向,甚至人生的命运
使用方法: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在从头开始,这样坚持下去,直到你完全读懂未知
用费曼读书法最大的障碍
觉得它过于简单,显得过于愚蠢,过于笨拙,所以不去用它
不知道去尝试一个新的方法,它会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这个读书法我在一年前就了解到了,当时其实也是如老师说的一样,觉得很傻,后来,有一次我又听了老师的课,老师说了一个例子,一个名人在请教另一个名人时,那个名人只说了一句话,就把他点通了,而在场的其他人,居然觉得那句话是废话。
为什么偏偏一个大佬的指导,偏偏只有一个人被点通呢?原因是如老师说的,有的话,不是形容词,你得悟,你得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你才能学到真东西,自那以后,只要我觉得重要的东西,我就不会再放过大佬们讲的每一句话,还精准的去拆解。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别人还一脸懵,而我已经知道操作步骤了。
以上就是我的复盘,默默祝福自己下一个阶段能成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