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真实亲子案例
经当事人同意整理成文
电话咨询时长半个小时
不眠的求助
F女士找到我求助,请我帮助她的未满10岁的女儿E,说可能是在学校观看消防和交通安全的宣传片之后,被很恐怖的画面吓到了,几个月多数晚上都睡不好,需要抱着妈妈才能睡着,便央求妈妈找心理医生。尽管F女士在尽量平静的叙述,能感觉到F女士的焦虑,便预约了电话个案,而我的当事人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E。
电话接通了
电话接通,F女士先跟我寒暄了一会儿,就把电话交给了女儿,自己在旁边陪着女儿,E很有礼貌,说自己晚上有时候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用一种面对学校老师的语气,向我讲述了她认为的原因。她说自己在同学家玩,几个好朋友要看恐怖片,自己不想看却不想扫大家的兴。我问,实际上你是有机会拒绝的,当你这样有点伤害自己,又为了他人做这些事情是什么感觉呢?E没有回答。之后她又提到了很多让她恐惧的,学校里的宣传火灾、水灾、地震等等。而谈到这些,E的语气仍然礼貌而平静。她甚至说,自己出现幻觉,那些害怕的东西在晚上就浮现在眼前。
平静的背后
"你谈到这些会觉得害怕吗?"我问E。
"不会呀!也许是现在的环境让我很放松,平时我也不会觉得害怕。"E说。
"可是,你这么详细的讲到这些,这对于学心理的徐老师来说,是很奇怪的。"我对她说,"真的让我们恐惧的东西,其实不论何时谈到它,或者碰到它,都会让我们害怕的,你觉得呢?"
"嗯,确实现在不害怕!"
“所以老师猜测,其实你真正害怕的并不是这些。”
恐惧的背后
"那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呢?"
"其实,我很害怕强盗,可是我们的小区我也知道很安全。"
"所以火灾、水灾、强盗、交通事故这些,究竟让你害怕的是什么呢?"
"我害怕,发生了这些不好的事,我的家里人,爸爸妈妈妹妹、爷爷奶奶姑姑叔叔、还有阿姨的一家……我怕就剩下我自己,我不知道怎么面对!"
对妈妈的呼唤
"所以这时候你会很想抱着妈妈是吗?"
"嗯。"
"所以这时候,跟妈妈在一起才能睡着。"
"是。"
"那,你现在就去慢慢地抱抱她吧,带着你刚刚说的那种感受,有点担忧,其实你的害怕是为别人担心。"
纯粹的孩子
电话咨询到20分钟,我已经明了其中的原委。E并不是真正的害怕什么,而是担忧,幼小的心灵却承受着不属于她的压力,而她最害怕失去的是妈妈。她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方式,来自向父母的学习,就是牺牲自己迁就他人,同时对于他人是担忧和焦虑,而从担忧到恐慌的一切的背后,都是对妈妈和对家的爱。
爱的疗愈
电话的那端是拥抱的母女,我继续引导E女士对她女儿说:‘女儿,把担忧交给妈妈,你只留下妈妈的爱就行了!女儿谢谢你,谢谢你担心妈妈和替妈妈为家操心,也请你看到妈妈的力量,妈妈能照顾好自己。’
说着这番话,在电话这边能听到F女士泪如雨下。我引导女儿去感受妈妈的拥抱,在怀里是安全的,就像是最美的梦境,又是最温暖的摇篮,个案就在这里收尾。
我的感想
这是一个看似容易的个案,而实际却发人深省,我也很感谢F女士愿意让我整理成文!我来分享以下几点:
父母是孩子模式的原版
其实,F女士内心的焦虑我一开始就感觉得到,而女儿E,用的是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我事后也和F女士沟通了我的猜测,委屈自己、迁就他人和充满忧虑,是她一直的状况,而女儿也学习到这样的方式。同时想要彻底改变,需要F女士配合,自己学习成长才能帮到女儿。
爱才是真正的渴望
一切的背后动力都是——去爱,很多潜意识做出的动作,哪怕我们认为它不好,可能背后都有正向的动力,而这个动力如果被看见,爱就不用被冰封,爱被唤醒了,行为表现就可以松动和改变了。
倾听孩子很重要
不带评判的与孩子沟通,虽然不带评判是咨询师的基本素养,而孩子面对父母很容易被父母权威式的表达左右,所以如何聆听孩子是帮助孩子心灵健康的关键。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治疗师
孩子害怕了, 其实最需要的永远是爸爸妈妈的拥抱,无需过多的语言,无需过多的理解,只是接受孩子有脆弱的部分,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这里,一切就会好起来。
我热爱的心理工作
我这里不是治病,因为我相信这世界上的人都是有爱,需要爱,为了爱可以很勇敢的,那些看起来不寻常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如果这个孩子真的因为“幻觉”而进入药物治疗的途径,那真的后果不堪设想。我的心理个案就是为了唤醒爱而来的,如果你愿意更好的付出爱,收获爱,更好的爱自己,我愿意为你服务!
与其去担忧困住自己
不如以希望照亮他人
是的,命运无常
同时,心还自在
——Raphael 徐泽旭
证言
F女士
这两天晚上都没有和E同床睡觉,不过在一个房间,晚上有起身离开房间,她好像没平时那么激动的抗议啦,应该是有些改变在发生!
Raphael 徐泽旭
恩,这是个好现象。关键是你要学习如何不担忧的爱,同时,自己面对自己的担忧和恐惧,做自己情绪的主人!祝福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