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孩子有问题,不是因为父母沟通太少,而是因为‘沟通’太多。
如果父母总是盯着孩子不放,天天喋喋不休,挑孩子的毛病,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儿子现在的“摆烂”局面,不是因为我跟他的沟通少,而恰恰是因为太多了。
父母话越多亲子关系越紧张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赵玉平讲过一个故事:有天,一位当妈的朋友忽然给他打电话,上来就是哭诉:“赵老师,这日子没法过了!”原来,某天她在家里打扫卫生,看到写作业的儿子从房间去客厅倒水,她就顺嘴问了一句:“作业写完了吗?”没想到儿子听到立马炸了:“问问问,问什么问,一天到晚就知道问!再问我不写了,你少管我!”说完,他就回到屋里,“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这位母亲瞬间懵了,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就随口一问,儿子怎么火气这么大。赵玉平找这个男孩谈心,才知道,这个妈妈每天都会催着他学习,甚至一天问好几遍。每次问他作业写完没,他回答写完了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唠叨:“写完了还在沙发上发呆?还不抓紧时间去做做习题,背背单词!
你这破学习态度,每次都是推一推动一动,我跟你爸辛辛苦苦在外面挣钱,你就这个德性,你对得起谁啊?”但如果他回答没写完,妈妈又开始指责:“没写完,没写完还不抓紧时间去写?就这破学习态度,你对得起谁啊?”所以,在她长期的说教唠叨之下,这个男孩的情绪早就濒临崩溃。两者的亲子关系就像一根脆弱而紧绷的弦,一碰就会断。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超限效应”。指的是因为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对于“我”的概念越来越强烈,渴望独立和自由。如果家长还是反复唠叨、肆意指责,孩子积压已久的情绪就会爆发出来,出现各种“叛逆”的行为。回想起来,其实一切早在初一开始就有了端倪。那会儿子因为刚上初中,很多科目比以前难度要高,加上学业繁忙,需要好好适应。但我完全没有体谅儿子的难处,还动不动在一旁叨叨:“好好努力知道吗?妈妈每天上班赚钱供你上学不容易。”儿子一旦成绩下降,我上来就是一通指责:“这么简单的题还能错?你到底长没长脑子?”“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好好跟人家学学。”想到这里,我后悔不已。原来,正是我的唠叨和指责让儿子产生了抵触感,不愿意跟我沟通,最后只能用摆烂、沉默来抗议。
回想我自己的初中高中也是如此,我对母亲喋喋不休的催促,难以满足的吹毛求疵很是厌烦,我也不愿多跟她讲话,但又摆脱不了经济上依赖的现实。哪怕是现在,我听到母亲继续对我的孩子这样不开心时吼叫开心时溺爱的方式很不认同,但我却依然因为生活里经济的问题跟她生活在一起。很矛盾,却奈何不了。既然这样,我只有在跟孩子相处时更多些耐心,多想想自己也曾是小孩,我的孩子在走一条他自己独特的成长之路,我只需在一旁欣赏或偶尔提醒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