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赤裸裸的人》读书笔记

《赤裸裸的人》读书笔记

作者: 布口袋_天晴了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9:15 被阅读7次

《赤裸裸的人》  【法】 马尔克·杜甘   克里斯托夫·拉贝   杜燕  译   2017年7月 第一版



摘抄整理关键词句:大数据;从另一种角度看大数据;被奴役而不自知;搜索引擎是由利益驱动,而设计的过滤器,缺乏中立性;给你看影子,你却当做真实;想全知,想偷窥,好奇的本性心理;大数据--全能妈妈;

在这本书里,黑客是被视为:唯一能够打开黑箱的人,能够向他人传授数字自卫技术的人。


大数据时代——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大数据也许比你更了解你。

大数据了解我们的过去,知道我们的现在,还能预测我们的未来。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的隐私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渠道、泄露给了什么人? 

文中有一段说法:如果说奥威尔在小说《一九八四》里构建的假想的极权社会是受到一系列粗暴、典型、人所周知的专制事件启发,那么大数据社会就是以一种更加巧妙、柔和、不会引起疼痛的方式将人类个体置于其统治之下。在21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在精神上和财政上变得完全受数字系统所支配,它将逐渐明确人类在实现更长寿命、更高人身物质完全和失去自由之间的交换条款。失去隐私而赤裸裸的人类正陷于感受不到直接痛苦的枷锁之中。------【比较悲观的观点】

国家【指法国】情报部门的做法就像渔民捕鱼一样,广泛撒网,无限制把渔网加密,却不真正关心捕鱼的质量。情报部门获取的信息不断增加,在数量上大大优于其质量。

大数据会像风箱一样,在熊熊燃烧的宗教激进主义火苗上再添一把火,尽管这样做并非出于它的本意。之所以会这样,恐怖分子令我们的社会处于危险之中,并不是因为他们杀戮无数,而是因为互联网上不断强化的经媒体报道的恐怖活动会给人们带来的人心惶惶的影响。------【夸大了量级的信息输入】

如果没有社交网络,“基地组织”无论如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够从世界各地招募成千上万名圣战战士,它通过使用互联网的催眠力量令那些西方社会迷失自我的青年人着魔,而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在“暗网”上进行的。

当今,控制全球大数据的还是美国。比尔·盖茨和其他诸如脸书创始人马可·扎克伯格成为了新时代的洛克菲勒集团。他们经美国政府授权,开采、存储和精炼数字的“石油矿藏”。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数量如此稀少的个人能够聚集如此庞大的权利和财富。数字世界将会诞生超级寡头。和石油不同,数据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它源源不断地输送和产生数字信息。可利用的海量数据中,90%是在近几年产生的。

就像在石油行业,原材料的增值是在精炼提纯环节中实现的,信息的“提纯”是在电脑获得大量的信息后,通过复杂的算法实现的,这种算法是一种借助信息指数函数存储器和越来越强大的程序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越多的数据资料被处理,越大的价值就会被获得,而对数据的精炼提纯取决于算法的质量水平。1998年,谷歌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研究出了命名为“网页排名”(Page Rank)的算法,从而创建了谷歌公司。凭借这种革新性的算法,这家位于山景城的公司,成为全球新的搜索引擎公司,占据了全世界70%的网络搜索份额,在欧洲,更是有90%的网络搜索是通过谷歌搜索实现的。

大公司的算法决定了媒体文章在网络上的曝光率。脸书就像过滤波器一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决定是否强化对其他媒体发出的这样或那样的新闻产生的影响力。                                                         

对于大数据而言,民主就像它们的普世价值观一样,是不存在的。忘了希腊人创建的“公民”这一概念吧!那慕尔大学的法律研究者鲁弗鲁瓦宣称,大数据公司瞄准的是“算法政府主义”。这是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它不是通过导向性的规章条例,而是通过想象的模式来运行,它仅仅通过能引起民众反应的警报方式,而不是依赖民众的理解力和意愿力来面向公众。”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讲述了一群自从出生就被囚禁在洞穴的人类的命运:“对于这些被镣铐锁住的人,影子就是事物真相本身,他们仅仅能从影子里看到现实。”每一个被俘虏的人无时无刻不处在监视之下,监视者使他们认为投在墙上的影子才是现实,并且阻止他们接近清楚的真相。在这个著名的《洞穴寓言》里,监视着同时也是幻术师,他们每个人都能让它们的囚犯在面对被投射的真相前乖乖处于被动和从属的状态。这个持续的幻象使囚犯完全放弃逃跑和寻求自由的意愿。柏拉图如今的预言如今正在实现。在大数据所希望的世界里,人类从未像现在一样,被幻象所束缚。

因特网就像一个共鸣箱,把恐怖信息不断放大强化进行传播,使它们在民众的数字记忆里挥之不去。人们产生的恐怖情绪越大,作为回报,情报部分得到的财政支持就越多,大数据公司就会从中获利更多。

进入大数据的世界,人类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里,都迷茫混沌不知。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宣称,“人类大脑是一台过时的电脑,它需要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强大的内存”。

“总之,我们的基因已经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如是说也。

巴黎中央理工学院研究神经科学的专家伊德里斯·阿贝尔坎说:“大脑不是为了单纯记忆而存在的,它的真正能力在于其适应性、遗忘性和反先验性,遗忘是为了仅仅保存那些需要的信息”。“当谷歌、评估、脸书、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三星和微软这些公司花一天时间就能获取比学术界十年搜集的信息数据还要多的时候,人们缺少的不是数据,而是电脑无法生产出的思想、概念和想象力。”

大数据公司掌握了政治家们梦寐以求的、能够占卜未来的水晶球。

历史学家让·塞维尔分析说,全球化是“按照美国形象构想出的意识形态,它构筑的是一个商业化,透明没有隐私,变换不定,没有种族、国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金钱至上,人们远离国家概念。”

大数据公司沉浸在无上权力之中,逐渐陷入了傲慢。这种过度的骄傲是著名的摩尔定律的产物。摩尔定律即:计算机和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应该每隔18个月翻一番。傲慢,是古希腊人最大的罪过。

伊斯拉埃尔·尼桑德指出,失去了自知之明,追求长生不老,对人类而言,将导致致命的危险。“极少部分人正在窃取这个过度的特权,这将会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人类有可能彻底丧失有限性,而有限性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器。”大数据不仅仅只想长生不老,大数据还希望通过和机器杂交创造出新的人类。

大数据总是为了维护人类超能力的幻想而专注于满足人们的愿望。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的幻觉”。通过轻点鼠标,人们可以获得一切,这个新出现的魔杖甚至令努力的概念不复存在。人们沉浸在“永远更快”的期许中无法自拔,逐渐丧失了自我。

人们用失去自由换取了更多的舒适性:这是一种方式温和的专制统治。

大数据总是能先于消费者知道他们的想法,用色情图像满足他们的欲望,用游戏让他们消遣娱乐,通过这些方法,掌管大数据的主人们轻而易举地抹杀了人类的批判精神。可以肯定的是,铭刻在这个新兴数字世界门楣上的格言,不再是“自由,平等,博爱”,而是变成了“我消费,我征服,我游戏”。正如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书中所写下的:“他们放弃了自由,对我们说:让我们成为你们的奴隶吧,只要让我们吃饱就行。”

相关文章

  • 《赤裸裸的人》读书笔记

    《赤裸裸的人》 【法】马尔克·杜甘 克里斯托夫·拉贝 杜燕 译 2017年7月第一版 摘抄整理关键词句:大数据;从...

  • 赤裸

    赤裸裸的来, 赤裸裸的长大。 赤裸的做着赤裸裸的事 而后赤裸裸的离开。 赤裸的人知道这赤裸吗? 不 他们不知道这,...

  • 裸体简史

    一 大海赤裸裸的,海滩也赤裸裸的。赤裸裸的海滩上有一群赤裸裸的人。 美女香香(化名)在三亚的海边裸身,裸浴。她在网...

  • 赤裸裸的人性

    来源‖爱梦心语 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 看不透的人心, 经历不完的酸甜苦辣, 这就是现实。 俗话说: 龙游浅水...

  • 赤裸裸的人生

    讲究也好,将就也罢,糊涂也好,明白也罢,这便是我们赤裸裸的人生。—岁迹

  • 赤裸裸的人性

  • 《赤裸裸的人类主义》

    在春天,有一群强盗声张赤裸裸的人类主义于是,花儿的颜色被抢走了绿树的新芽酿进了酒瓮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潺溪让他们装进...

  • 赤裸裸的人性真相

    读书看到的话,记录下来,人性的弱点,本就是如此,越经历越明白。 赤裸裸的人性真相! 1、人在饥饿的时候会选不爱的食...

  • 2021-09-01

    长大,不好,因为要面对赤裸裸的人性和现实。

  • 你喜欢的那个人,就是你赤裸裸的品味,每日一句3.7

    你喜欢的那个人,就是你赤裸裸的品味 诚实的人喜欢坦诚的人,慷慨的人欣赏大气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赤裸裸的人》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u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