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这是2012年卢新宁先生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致辞的一段,我13年有幸阅读到这篇文章至今记忆犹新。忘不了那时在读起这篇文章时候的热血沸腾,内心燃着熊熊的烈火誓要用行动去为我伟大的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那时候感觉自己就是理想的孩子,为了自己坚持的信仰忘却了一切,只想着向前向前,感觉不到疲惫,永远充满斗志与激情……
几年后的今天,因为无意与朋友聊起关于中国的光明与黑暗的话题,在脑海中不自觉的就浮现了《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这篇文章。当我再次点开这篇文章,再次读起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恐惧开始蔓延——我内心平静如水,失去了在几年前读起这篇文章时的汹涌澎湃。
于是反思,反思是什么使我失去了这种对于理想的共鸣。是如卢新宁先生所说一样被具体琐碎消磨了我的浪漫绚丽,被平庸世故消解了我的万丈雄心?
我想不是,虽然被限制在具体琐碎的平庸世故中,但是当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依然会仰望星空,唤起心中的浪漫与雄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磨去了我对于文学中的理想主义失去了共鸣,我唯一找到的答案是:是文学本身,我抛弃了文学。
说的通俗一点,毕业后,我不会再去阅读并理解那些我们在大学之前每天都要面对的“四书五经”。曾几何时,我虽然不像一些同学一样对于做阅读理解,看那些中外经典深恶痛绝,也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语文这门“死板”的学科不存太多好感,总觉得无论我们阅读多少文学家的结晶,理解多少文学家的思想——以后是用不到的。
是的,我到现在也不曾用到,我也到现在才恍然大悟:那些被我忽视的文学家们的文章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塑造着我的人格,让我的人格趋于正直;更多的是在我不断前行的路上斧正着我的思想,让我的思想远离黑暗;更多的是千锤百炼的打磨我的理想,让我的理想熠熠生辉并能为之拼搏。
当我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忽视了这些能够塑造、斧正、锤炼我的价值观的文学之后,自然会被现实的琐碎、平庸、世故所侵染,到了一定程度就必然会蒙蔽自己的心,一颗被枷锁的心又如何与无束的光明所共鸣呢?
写到此处很想旁征博引一两句学者的话来说明文学对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但才发现自己知识竟是如此的浅薄,竟不曾想到一词之言,既是汗颜又觉惊恐,惊恐于自己对于文学思想的忽视之深,惊恐于自己被琐碎平庸世故侵染之深。愧之,恐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同样是卢新宁先生在北大中文系毕业致辞文章中的一句,引用的是崔卫平先生的话。记了几年不曾也不敢忘却,虽然我也不曾经常想起念起这句话,但是它却在无形之中鼓励着我前行。
周恩来总理在13岁被老师问及为什么读书,他的回答不同于任何同龄人的“光宗耀祖”、“名满天下”,他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想这是个人对于文学的力量的肯定,也是文学对于一个人的重大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