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实际行动向全党、全国展示坚定的政治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红船精神”迅速成了“热词”,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红船精神”的热潮。那么到底有哪些和“红船精神”相关的图书呢?小编特意为您精心制作了这份书单,让您彻底读懂“红船精神”
红船
天地出版社 作者:黄亚洲
内容介绍:
作为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大型文学作品,《红船》是对这一精神深情而有力的阐释。《红船》着眼于大事,落笔于伟人,全景式描绘了1919年到1928年这10年春秋的中国革命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历史进程和劈波斩浪的艰难与辉煌。
黄亚洲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用透彻的领悟与妙笔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百余位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写他们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和革命洪流中的思索与进取、沉浮与抉择,重点描写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事件的前因后果,十年中的大事无一遗漏,脉络清晰而自然,是一部既具有文献价值,又富有思想内涵的长篇佳作。《红船》的创作与出版,得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
作者介绍:
黄亚洲:诗人、作家。现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影视委员会副主任、《诗刊》编委。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出版各类文学专著30余部,有长篇小说《建党伟业》《雷锋》等。长篇小说《雷锋》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日出东方》获国家图书奖。《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入选中宣部、中组部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第九批学习读物。诗集《行吟长征路》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集《狂风》获首届屈原诗歌奖。电影文学剧本《R4之谜》《开天辟地》等15部作品被搬上银幕。电影作品先后获金鸡奖*编剧奖、华表奖、夏衍剧本奖,并在有关国际电影节上五次获奖。创作电视剧有《承诺》《张治中》《相煎上海滩》《上海沧桑》等,多次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等。曾获“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称号。
红船精神
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吕延勤,赵金永
内容介绍:
红船精神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吕延勤、赵金飞主编的这本《红船精神》以红船精神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为主线,坚持史论结合,把讲故事与讲道理结合起来,选取早期中国先进分子在建党过程中及建党初期的典型事例、感人故事,解读其背后蕴含的崇高革命精神,阐述红船精神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时代意义。
烟雨红船----母亲船的故事
中共党史出版社作者:吕建华
内容介绍:
《烟雨红船--母亲船的故事》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党的一大南湖会议的情况,集中描写了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经过和在南湖游船上开会的情况。书中对20世纪20年代嘉兴南湖的人土风情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可读性强。本书中大量采用了党史研究中一大南湖会议的研究成果,并把它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读者阅后可以清晰了解一大南湖会议的整个过程和相关历史细节。
作者介绍:
吕建华,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原戏剧文学委员会主任。主要作品:电视剧:《狸猫换太子》(央视8套黄金档播出)、《民族之声》(获“飞天奖”)、戏曲电视剧《梁祝》(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江南情话》、《天下第一媒》均由央视摄制播出或发行。电影:《假如没有你》(全国第八届残运会献礼片并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西施断缆》、《风雨灯》、《少年交警》等多部。舞台剧:《生命的飞翔》(获中国曹禺剧本提名奖及省“五个一工程奖”)、《红色浪漫》(获中国越剧节金奖)、《周恩来在杭州》(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台湾来的有情人》(获中国曹禺剧本奖提名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获最受观众喜爱奖),以及《悲欣交集》、《风云儿女》、《红梅阁》等20余部公演。
红船扬帆中国梦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作者:侯富儒、毛慧
内容介绍:
笔者侯富儒、毛慧在撰写过程中,在查阅一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时时为浙江这个自然资源全国排倒数的省一无论是经济总量、综合治理、创业创新、两富两美等多方面——干在实处常谋新篇,走在前列永无止境而感到无比敬佩。每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背后,都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这都是红船精神的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探秘。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问题链,是打开红船精神宝库的金钥匙。所以,《红船扬帆中国梦》在对每处基地做简要介绍后,都提了一个或多个问题,并做回答,或拓展相关知识,或讲述逸闻趣事,或探索背后秘密,或做引升提炼等。目的是抛砖引玉,树立问题导向意识,让读者去提出*多*好的问题,防止漫无目的、走马观花,提高参观学习的目的性、探索性与实效性。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
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叶永烈
内容介绍
不论政见如何,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不过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然而,如今它已是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政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并且深度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当初是怎样诞生,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话题。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本书作者叶永烈以“地利优势”,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客观的笔调,创新的“T”字型结构,即既以写横剖面为主──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断代史,也写纵剖面──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后来命运,娓娓道来中国共产党之由来……
★共产党如何在中国横空出世?
★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国内国际形势?
★陈独秀、李大钊为何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代表中的两名外国人是谁?
作者介绍: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
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诞生于建党时代的“红船精神”,历久弥新,恒久流传。“红船精神”的价值在于它是与时俱进的,仍是我们不断开拓奋进的精神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