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94410/08756ffe85f89006.jpg)
利用子人格意象分解技术进行心理治疗,有四大技巧:子人格识别、子人格替代、子人格关系调节和子人格演变。
三、子人格关系调节
一个人有很多子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一个团体。社会心理学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子人格关系调节,让子人格之间互爱互助,相互接纳,从而让一个人的人格更加和谐,有内聚力,有力量。
子人格关系调节主要方法有:让不认识的子人格相互认识,促进彼此不喜欢的子人格相互接纳,让性格相异的子人格相互补充。
1. 让子人格相互认识
在意象中让不认识的子人格相互认识,可以减少隔离,是一个有益的增加自知的过程。
子人格之间互相不认识主要原有二,一是形成的时间相隔太长,二是隔离。
比如一个子人格形成于5岁,到7-8岁就不怎么出现了,而另一个形成于20岁,为此它们彼此不认识。
还有一种本人主动做了隔离,朱老师认为理智子人格隔离情感子人格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知识分子中,他做了如下描述:
知识分子用理智和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而在运用理智的时候,我们需要暂时隔离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地思考。当我们隔离了 自己的情绪后,会发现自己得到了一种平静,这平静中有一种解脱。特别是当我们遇到了非常令人烦恼的事情时,隔离给我们的平静和解脱的感觉非常好,它使我们暂时逃避开了一切的烦恼。知识分子用隔离这个方法缓解烦恼、忘掉烦恼、逃避问题。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叫做“理智化”。这个方法虽然可以让我们暂时得到解脱,但是,它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常用这方法,一个人慢慢就不会表达情绪了。一个很理智的子人格把其他所有情绪的子人格隔离了。这样的人会变得很枯燥无味,缺少感情,不敢爱也不敢恨。由于隔离,他的生命力也被隔离,于是他会变得无力和衰弱(P124)。
朱老师认为错误不在理智,用理智思考可以免除剧烈情绪的干扰,保持定力,同时用较少的心理能量对行动模拟演习了一下。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把前一段理智思考的结果应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这需要我们打破隔离,投入情绪,带着理智的指导、思维的结果去体验和实现我们的人生。这时我们有预先的准备,更容易应对各种情绪的困扰。
很多知识分子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走出第二步,沉迷于大脑思考“演习”的良好感觉中,害怕失败,不敢去面对各种情绪,继续保持隔离。让理智子人格和各种情绪子人格相互认识,可以打破隔离,重新接触情绪情感,投入生活,体验生命。虽然这样做有风险,但隔离会让人失去生命力,失去真正的生命。朱老师说“有风险的生活也总比不生活好”。
2. 调节子人格的矛盾冲突
让相互不喜欢的子人格改善关系,可以减少一个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增加自我接纳。下面是朱老师的举例说明:
一位女来访者有两个矛盾巨大的子人格:一个叫“赫拉”,是一个很严厉的母亲形象,性观念非常保守;另一个叫“维纳斯”,是一个性欲很强、很开放的女性形象。这两个子人格关系极差,“赫拉”骂“维纳斯”是荡妇,而“维纳斯”骂“赫拉”是老妖婆。她们的矛盾使来访者产生对人恐惧症,一遇到异性,“维纳斯”就要挑逗,而“赫拉”就要骂“维纳斯”。
心理咨询师劝〝赫拉”放弃过于严厉的性道德,启发“维纳斯”看到“赫拉”的优点,就像调节两个人的关系一样,当双方关系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就会减少。当然这个过程是反反复复的,要持续很久。
在来访者已经基本好了的时候,有一次她在酒店的大厅等朋友。耳边飘来两个男人的议论,“她见谁都放电”。她马上脸红起来,以为是在说自己。而且她心里一个声音在说:“你看,别人都在说你了。小心一点吧。”这是“赫拉”在劝告“维纳斯”,口气比较温和,说明双方关系已经好转了。而“维纳斯”回答说:“理智点,这两个男的肯定是在说别人,他们又不认识我。”这时她向两个男子方向看了一眼,却不巧其中一个男的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张望。这个偶然使事情发生了变化,“维纳斯”忍不住想这个男人是被自己的美貌所诱惑了,“赫拉”也控制不住说她“不知羞耻”,“维纳斯”生气了,干脆开始想象床上的镜头。本来已经改善的关系一下子化为乌有(P125)。
有时候,一个子人格憎恶另一个子人格,想“杀死”另一个子人格。朱老师认为“杀死”这一心理行为代表的是压抑、不接纳、愤怒或者傲慢等情绪,本身是黑暗的,用黑暗来去除黑暗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来访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来自这个想“杀死”其它子人格的子人格。
3. 子人格互补
朱老师认为假如一个人有一个造成心理问题的子人格,那么在同一个人身上必有一个与之互补的子人格可以解除这个心理问题。
例如,朱老师举例他的一个来访分别有一个美女和青蛙子人格。
美女的优点是自信、美丽、优雅,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做慢。而医治“微慢”这种病的“良药” 就在“青蛙” 身上,那就是青蛙的谦和、善良、关心别人。而医治“青蛙”自卑的“良药”则在“美女”身上,那就是自信,自信可以使青蛙变成王子。因此,我们可以用子人格互相补充的方法,让来访者的两个子人格相互补充不足,就可以构造更好的新的子人格。
具体做法可以让来访编故事,也可以在想象中让两个子人格相互拥抱,合为一体。子人格相互拥抱融合是自我接纳的象征性体现。子人格拥抱融合的前提是来访整体心理健康,子人格之间关系较好,如果子人格之间冲突大,就不适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