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后读完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是舍友买来收藏的书。小时候在家里书架上看到过这本,却因为混杂在其他种类的书中间,从来没有动过把它拿下来看一遍的想法。
这段时间里所阅读到的,无论关注的微博博主,喜欢的公众号的撰写者,还是所挑选到的书籍,甚至看到的电视剧,大概都在讲同样的事情,即对心理的分析与行动的激励。从参加公众号行动派发起的活动开始,从个人公众号关注者(很大程度上只是父母亲属的关注)的期许开始,阅读与书写在日常生活中,才开始占据较大比重。见识浅薄是我,消耗青春是我,往前的十来年都是虚妄,只有此刻才被赋予微小的意义,即尽可能细致的审视自我,尽可能严谨的安排生活。
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经典的心理励志书籍《谁动了我的奶酪》在讲“自我奋斗”,通过几乎直白到“说教”的故事,去激发“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人生哲理,达到自嘲是我,自视是我,克服恐惧是我,鼓足勇气是我,努力奋斗是我,的自我觉醒状态。
在我看到的内容中,微博博主「大发发滚来滚去」全新的Bullet Journal (子弹日志)排版,给更加全面的规划生活提供了可能——
读不同的内容,做一件事情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zMzA1Mzg3Mg==.html
微博博主「秋日记本」自制的motemote格式学习计划表,更加完善的规划了「时间轴」格式的使用方式——
读不同的内容,做一件事情手帐是我的兴趣所在,除了日常的书写,阅读笔记的摘录,时间规划是我一直在努力总结经验,寻求更适合自己的方式的事情。
所有的规划都源于与对自我清晰理解,《拖延心理学》从头至尾都在讲:事事的根源皆在认清自己,告诉你你的拖延源自恐惧,你需要与之和谐共处。《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在强调自律,在限制中,生活也有更美好的可能性。《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更是将「不安」与「寂寞」定位为人类无从逃脱潜藏在内心的畏惧。《单身女的圣诞节》在说服自己直面内心,“好麻烦好麻烦,但还是很喜欢”,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幸福……
于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只是其中之一,讲着对于拖延症的应对:“在迷宫中搜寻总比停留在没有奶酪的地方更有保障。”即,激发行动力。讲着渡边和子关于成长过程的描述:逐一舍弃难以舍弃的东西,“越快放弃旧奶酪,你就可以越早享受新的奶酪。”即,迅速的适应生活中种种变化。讲着松浦弥太郎为了自我反省而设立“失败笔记”的经验,“抛弃旧的观念,才能找到新的奶酪。”即不输给对于失败的不安和寂寞。
如果说早一些读到《奶酪》大概会觉得人生被改变,观念被更新,而此刻它的存在大概是帮助自我坚定了已然树立起的处事理念。
从前的自我是极度畏惧改变的,被打乱的计划,迟到的同伴,超出预料的事件,都常常使我陷入迷茫,争执的说辞也总是“应该应该,你应该,我应该……”于是越来越在封闭畏惧的路上跑偏。
「当你克服了恐惧,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现在一天都在读不同的内容,每一刻都在做一件事情,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