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1 18:10:41)
分类: 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前段时间写过一些文章,前面都冠以“收购中国”,最近和搞企业的混了一混,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有点超出可接受的范围了。以下几个事例都是本ID这段时间亲身经历的,由于涉及的公司都相当出名,基于商业秘密,必须连行业都隐去。
1、亚洲某国资本市场某人,第一次碰面是在长安街北侧某饭店内,探讨的话题是如何收购中国某行业的龙头企业,然后在两国资本市场上嫁接出一通道,还可以说的是,该企业在上交所有上市,目前股票价格在3、4元上下。
2、还是在北京,涉及资金N十亿美金,这资金分成两部分运用,其中一部分针对某目前被严重调控的行业在某特大城市的项目,另一部分在南方某出名沿海城市建造一个特别的东西。该资金背景来自某大国的某沙漠上的绿洲。
3、还是离不开北京,这项目首期涉及资金M十亿美金,针对行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朝阳行业之一。背景外资是该行业世界排第二的,第一那个已经基本完成相应的最初步骤,第二这个已经算是后来者了。他们的策略是针对两种类型中国企业,其中一类型已经初步接触的是最近在市场上最多新闻之一的,另外一个,可以很明确地告诉,是某特大型的国企,在香港和内地交易所控制着N家的上市公司。
上面这些都是本ID最近参与其中的部分事情,本ID的原则其实很简单,这些事情都是符合法律的,符合商业原则的,反正这种事情,本ID不去撮合,自然还有其他人去,大势如此,现在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势?这种大势难道就有必须性?难道这种事情一定要发生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为了对比,不妨举一件同样亲身经历的相反事情:
某奖得主的得意弟子,在高科技某最热之一的产业中有着世界领先的技术基础,回来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应有支持。由于该产业的研发费用惊人,而人才要求特高,该公司里随便抓一个人都是博士,但最近因为某种特殊原因陷入困局,原来支持他们的资金出了事。其实,本来这种关系到国家科技前途的东西,就应该国家大力支持的。
本ID看到他们很无奈的样子,真有出钱给他们的冲动。但本ID一直以来的原则都是除了股票、期货,一律不投资,以前曾两次违反了这个原则,都是因为碍于情面,结果都很无聊,所以只能祝他们好运了。但这种情况的出现,真的是必然的?当然,投资是不会投了,忙,本ID是决定帮了。这帮人有时候真是书呆子,为了他们,本ID还刚干了一件平时最讨厌干的事情:打麻将。硅谷是硅谷,不是全世界都是硅谷的。
其实,本ID根本就不愿意去和这帮搞企业的人混,一般有点笨的人才搞企业的,而搞企业的真搞好了,周围的狼就围过来了,何必呢?本ID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除了股票、期货一律不投资。因此,站在个人的角度,即使所有中国企业都非中国化了,其实也无所谓,反正鬼佬的钱咱是赢定了,以前鬼佬的钱咱也没少赢。但如果有一天,已经完全分不清楚中国的资本市场和美国的或欧洲的有什么区别了,看看那些所谓中国企业的大股东名字都不用中文写了,这是不是也有点太恶心了?中国人的中国企业,明年还有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