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大问题”教学驱动尝试学习

以“大问题”教学驱动尝试学习

作者: 沧海弦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16:43 被阅读0次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繁、杂、小、碎的现象普遍存在,着眼点更多局限在知识的分解上,呈现的问题是“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问题”,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问到底”的依然普遍。导致提问难以指向学科本质,缺少有价值的核心问题对学生思维的挑战,难以促进学生尝试学习,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促进深度学习的“大问题”教学有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是开课三问,使师生具有共同探究的意愿。1.今天学习什么?明确学习的主题。2.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通常结合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阐明学习内容的价值。3.要学会什么?主要是以“大问题”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学习任务,也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线索。这研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和价值,产生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究问题的意愿。

    二是开放设问,以“大问题”作为深度学习的切入点和组织深度学习的载体。“大问题”的设计有一个特点:1.能触及数学的本质。不仅是数学知识或技能的关键,而且指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2.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接到的“果实”。3.“大问题”的结果不唯一,思维方式多元。4.“大问题”还必须有繁殖力,能引发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5.“大问题”一般源于学生提出的“雏形问题”。设计“大问题”要用好三个关键词:1.“为什么”,引出对事件原因的探讨;2.“什么”(哪些),得到一些具体的、有实质内容的信息;3.“怎么”(如何),引发对事件的过程、顺序或个人情绪的讨论。

    三是教师在后,让学生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中主动学习。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自主探究之后,会以小老师的身份来讲解学习成果,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要给予积极的评价。

    四是揭示逻辑,帮助学生建立知识和过程的的逻辑链,形成“结构性认知”。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逻辑顺序,由简单到复杂地把握相关内容,并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什么是重点和关键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知识建立过程中分析路径的内在逻辑。

    (黄爱华:《以“大问题”教学驱动尝试学习》,《小学教学》2021年第11期下半月·数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大问题”教学驱动尝试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d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