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的撤档风波增加了观众对电影的好奇心和观影欲。
看宣传和预告片,我是抱着看一场冯小刚式《阳光灿烂的日子》而去,然而却时一场猝不及防的冯小刚式《致青春》。
《芳华》故事发生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命运。
这样的题材,在那样一个非正常年代,完全能刻画出磅礴历史的荒诞和个体命运的凄凉。甚至连“文工团”本身就是一个畸形的产物。
然而冯导却没有走那条路,是电影审查限制也好,是原著小说问题也好,总之这部电影已经完全沦为导演个人的青春梦,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
也许有人会说,这部电影是拍给父辈们缅怀他们青春的,所以我们才无法理解这种情怀。
但好电影的情怀是共通的,我们能理解千百年前的屈原孔孟,我们也能理解西方式宗教文化,时代、国家、民族差异都不是问题,因为人性是共通的。
我父母亲那一辈人,生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一个没有希望不知前途的年代,一个亲人朋友无端被迫害的年代。
而电影中的人物竟然还有因为不喜欢吃饺子而吃不下晚饭的,有歧视别人不能每天洗澡的,有游泳玩乐并且恶意攻击女同志内衣的。不好意思,我父辈也无法理解那样的青春。
影片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主题,
观影过程中我一度出戏,因为人物故事切换以及故事背景变化让我摸不着头脑,我不断在问这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没有。
故事叙事完全是段落式的,并且配上生硬的旁白,多余的讲解着角色的心里变化和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我期待着影片能描写出那个年代对人性的压迫,集体对个体的束缚,对“文工团”这个产物本身的批判,或者更升华到对善恶的思辨以及时代的反思。
但是导演最终还是落脚到对那批文工团时代的芳华缅怀上,甚至浪漫化那个年代的畸形人性,让我感到非常不适。
段落式的叙述带来的是脸谱化的人物,所有角色都不立体不生动,文工团中的几段男女爱情随意穿擦,主线副线情节如流水账般行进。
战争戏和战地医院戏虽然拍得漂亮,但在影片情节推进上却显得多余又累赘,所起的作用不过是为了交代角色伤残和精神失常而已,对人物思想层面上的变化和故事主题却表现不到位。
所有人物就如《小时代》一样,呈现完全的闭环,好像他们除了自己的圈子,就完全不需要与外界接触,也不用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到影片末尾,90年代各奔东西的战友还可以巧合的相遇。
故事结尾,旁白说着主角的结局,用了“知足”二字,让人恶心。
文工团的存在本身就让人感觉极其讽刺,
在那样一个苦难迫害的年代,文工团内却歌舞升平,男男女女为了点小破事撕逼,互相暗恋追求嬉戏,就像幻境一样的存在。
事实上,导演也确实有意将那样的环境排除梦一般的感觉,尤其那场文工团散伙饭的戏,拍得特别戏剧化不真实。
似乎导演想用时代的苦难和幸福做对比,用惨状和欢快做反差,但是却只呈现出了模糊不清的青春回忆。
冯小刚在他的电影之路上不断尝试探索着,有过冯氏喜剧,也有《集结号》、《1942》、《唐山大地震》这样的苦难电影,更有《夜宴》、《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突破作品。
然而这次的《芳华》却倒退了一大步,就像一篇华美辞藻却形神皆散的文章,苍白、突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