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莫言的《蛙》这是中国计划生育史的发展故事,我们社会曾经用暴力极端控制人口增涨,简直是一幕荒诞剧。
有人说《蛙》这本书的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书中让我们看到女性在那个年代下的生存状态。
《蛙》就是中国人畸形的生育观念和性别歧视,在政策强压下产生的变态产物,是愚昧和欲望的交织,是权力和苟且的阴暗组合……
书的封面写道这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我们。
今天各种福利刺激措施鼓励三胎,再看这本书是何等的讽刺啊!而很多50年后,60年后,7O年后,8O年后等等都是亲历见证者。
看到莫言这本《蛙》这是一种复杂矛盾的心情,让人感到无比难过痛心,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宏大的时代面前,个体是多么渺小。
这一切的一切背后的总导演到底是谁?
文学能给人带来美好体验,文学更要有自己的使命,正视疼痛。让世人警醒我们这个社会前进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莫言在后记写:“直面社会敏感问题是我写作以来的一贯坚持,因为文学的精魂还是要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的痛苦,人的命运。而敏感问题,总是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的本性,总是更能让人物丰富立体。”
《立春》是《少林足球》的反面,同样才华横溢的人们没有等到露锥之时,在俗世的布囊中,重复着希望与失落,等待与和沉沦,自视身高又无能为力。
没有人逃出等待之宿命,不过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等待的千差万别,又万变不离其宗一或幸福的爱情,或宏大的目标,或传奇的情节,或自由的理想、或激荡的生命体验,目的的差别,决定了在市场方式的迥异和意义的不同,但就本质的本质而言,都是一种寻找自我、切割时间、追寻意义的过程。
旧时代真的有那么好吗?
卢梭曾经给伏尔泰写信,大肆鼓吹人类社会化带来人性堕落,呼吁大家要返璞归真,消减欲望时。伏尔泰刻薄地回应他:“从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多的才智来让我们变得愚蠢,读您的大作让人想趴在地上四足行走。不过,由于我丢掉这个习惯已经有60多年,我遗憾的意识到要重操旧习在我是不可能的了……。”
每一个时代各有荣光,如同每个时代各有瑕疵。
我们站在今天的瑕疵里,想一下历史,因为不能设身处地,资料有限和可疑,许多地方无法还原,这时候想象就会跑来填补缺漏,于是眼中的过往多少都会带上一些主观化的幻觉,唾弃的,变得更加脏污;向往的,变得更加美好。
“平淡无奇甚至低级粗俗的东西,仅仅由于岁月的流逝,他们的状态就发生了质变,一下变得既神奇迷人,又有点做作可笑”。
如果你觉得这个时代悲剧迭生,你身处其中,却无法改变,那么,你可以坚持记录,可以奋笔疾书,长此以往,或许你就是他人津津乐道的鲁迅或索尔仁尼琴。
…………
周冲《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