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番洗清秋
薛宝钗,在《红楼梦》这部杰作里,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曹雪芹老先生把多种情愫投给了她。因此,她成了一个丰富的人物,亦成了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十几岁读她时,不甚喜欢她。感觉她的身上缺了一股灵性,少了一份烂漫,没有黛玉的真性情,没有湘云的直爽,甚至没有丫环晴雯的泼辣。鸿篇巨著里,也找不到她作为一名少女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情窦初开的羞涩。
人到中年,读她时,才深深地理解了她没有“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的原因。
宝钗的家庭
她出生在南京城,旧称金陵。“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这两句诗文足可见金陵的渊源的深厚,非同寻常。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这薛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在“护官符”上,薛家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百万家资,巨富无比。
出生在云端,起跑线比寻常人不知高出多少筹码。
物质影响一个人内心的充盈。内心越充盈的人,见识自然会颇具高度。
有人会问,她的哥哥薛蟠为何与她大不同呢?
曹老先生在书中做了交代。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起,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游山玩水而已。
典型的败家富二代,不成器。
七宗罪里,占了好几项。非常有特色的是傲慢,懒惰、好色。
这样的男子,能指望他顶家立业?
而宝钗呢?
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曹老先生说话,举重若轻,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着大量的信息。
“酷爱”说明了父亲对宝钗的器重。她父亲眼光不拘一格,没有因为宝钗是女孩子,而让她致力于女红,而是让其读书。
宝钗和哥哥的性格绝不是一样的,她读书是认真的,所以竟高过乃兄十倍。“十倍”二字,将宝钗和哥哥的差距拉开。
宝钗,成器。
早早接受命运无常
《红楼梦》第五回中说: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
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宝钗的母亲亦不是一个果断勇敢之人,从后面的处理薛蟠、夏金桂、香菱的家务事来判断,她是一个没有主见、优柔寡断家长。
在薛父去世之后,面对寡母和不成器的哥哥,七八岁的宝钗大概就接纳了自己的命运。
接纳了自己怎样的命运?是拯救家族的重任。
拿什么去拯救?
作为一个女子,时代不允许她像男子那样去考取功名。那怎么办?
参加选秀,到中央办公。
近因今上崇尚诗礼,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才人”是宫中女官名,通常兼作妃嫔,武则天就曾做过唐太宗的才人。
“赞善”,“始设于唐高宗龙朔二年,称赞善大夫,主要职掌有关太子之侍从、侍讲、传令等事。清康熙以后,赞善之主要职掌则为记注、纂修等事”,这里指宫中女官。
这些女官在宫中得到封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贾元春起初在宫中就是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她想走元春的路。
元春省亲时,她用诗句表达过这种心境。
凝晖钟瑞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颈联中,“宸游”指元春省亲。帝居叫宸,贵妃亦可称宸妃。
这两句的意思:娘娘出游之夜朝廷的教化更昭著,贵妃省亲之时皇上的孝道更昌明。
元春之所以能归省,完全是皇上教化,孝道昌盛的缘故。这是宝钗题此诗的要旨所在。
尾联中,“睿”译为明智,是封建时代常用作吹捧帝王的字。
“藻”,指辞藻,泛指诗文。
“盈彩笔”,南朝齐文人江淹曾梦仙人授五彩笔,文思大进。
这两句的大体意思是瞩仰了贤德妃天才的诗章,只愧学识太浅那敢再弄墨舞文?
字里行句,表达了对元春的羡慕之情。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产生羡慕时,自己也是心向往之。她明白,既然无法走功名之路,那就走另一条路——元春的路。
可是,这条路没有成功。
嫁入贾府
进中央的路,行不通,这无疑对于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多少个夜晚,也曾一个人痛哭,慨叹命运的不公。擦干眼泪,生活还得继续。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宝钗作《临江仙·柳絮》,借柳絮,吟出“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豪迈之语。没有千愁万绪,感伤慨叹,写出了其他人笔下没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宝钗,虽是女儿身,却有着君子坦荡荡的风韵,有着大丈夫的气概。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她不逊于众多男儿。
命运裹挟着她,进入了贾府。
用一双冷眼,她思忖,嫁给宝玉,不是自己决定的,也不是宝玉决定的。是由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决定的,是由双方的父母决定的。
所以,让贾母欣赏自己是重要的。
她清楚,贾母更喜欢黛玉。即使黛玉把她当做情敌,她从未和黛玉撕破脸。
开始黛玉含沙射影,宝钗估计心里是不舒服的,但她从未针锋相对,不回应。给人的感觉不往心里去。大家对她的评价自然高一些。
更可贵的是,她能和“情敌”和谐相处。
在四十二回,行酒令时,黛玉在公开场合脱口说了禁忌的话。宝钗非但没有当面指面来,而是过后悄悄地寻了黛玉,分析了其中的利害。让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
另一件事,在第四十五回,黛玉生病,宝钗来探看。宝钗懂医术,直接建议另换一个药方,黛玉深受感动,立马自我检讨:
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什么意思?黛玉的意思是,我之前认为你是个心里不一的人,面上看上去是个好人,其实心里不好。啊呀,真真是误会你了,真真对不起,真真感到愧疚。
宝钗用行动,解除了黛玉的疑癖。两个人融洽相处。
相较于凤姐对于平儿、尤二姐,夏金桂对香菱,境界的高低一目了然。
贾母自然是喜欢她的。
第二十二回中,贾母给宝钗过生日时,点戏文。宝钗知道贾母喜欢热闹的,就点了《西游记》和《山门》两出。
贾母给宝钗做生日,问宝钗爱听何戏,宝钗知道贾母喜欢热闹戏,就点了《西游记》和《山门》两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知道《山门》是 “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那辞藻中有只《寄生草》,极妙”,而且随口就吟出了这只曲子, 宝玉听了之后,赞叹她“无书不知”。
宝钗不仅仅知道热闹戏有哪些,而且颇有研究,能进行一番评价,而且信口拈来。没有那种矫揉造作的奉承,自自然然,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高兴。
宝钗的才华绝不仅限于诗文,戏曲、中医、画画、心理方面都颇有见解。所以,惜春画大观园有困难时,宝钗能给解围;金川跳井自杀,宝钗及时安慰王夫人;黛玉的药方,她分析得头头是道。
宝钗对别人的帮助,不是说几句宽心的话,而是有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她在长辈眼里是“乖乖女”,在平辈眼里是“知心姐姐”,在下人眼里是“好上司”。
一个人被人喜欢,是需要有资本的。
所以,贾府的上上下下都对她好评如潮,所以最后嫁入贾府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方法的人生
有的评价说宝钗工于心计,有的评价说她看似善良,实则虚伪。这样的评价是不是有些过了?她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幸福,有何过错。而且她在追求的过程中,没有伤害别人,用得是一片诚意。
画家蔡皋说过:思考过的生活值得一过。
李笑来说:生活也好,人生也罢都一样,总是有方法活得更好。
宝钗运用了方法论。
她对人生进行了设计。
命运的裹挟,身上的重担,让她没有少女的“岁月的无忧愁”,而是一个负重前行的“少女”。
宝钗最后悲剧,更多的是时代的局限。假如,她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绝对是一位大女主,流光溢彩。
曹雪芹非常欣赏这个女孩子,欣赏的同时又投去了怜悯的目光。在第三十六回,作者借用宝玉的口吻说出: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 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正如鲁迅所言: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转念一想,谁的人生能随心所欲地过?大多不还是负重前行。
生活中,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宝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