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结尾写到: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安于当下的自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其实,不管何时,都要有所依。做自己。
有朋友就提出质疑:
“我觉得并不是啊,不能安于此刻啊,要努力,学习新知,接受新事物,改变自我,更好的塑造自我”
“我倒觉得最大的智慧,是一直接受前进的自我,一直更新自我,这样才是对这一生的尊重”
对吗?当然对,这也是我一直在强调的“自我完善,成为一个人更好的自己”。但是矛盾的地方来了,为什么要安于当下的自己呢?
那是因为我们渴望更完美的自己,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逻辑,现在的自己不够好,甚至有人会讨厌现在的自己。于是就会有一种割裂,那就是永远活在自己不够完美的痛苦中。
比如,“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遵循这条价值观,你会发现“人上,永远还有人”,你说痛不痛苦。
比如,上学的时候,为了转嫁枯燥的学习过程,老师和家长会说“不要想那么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等上大学就好了”,可是还没等大学,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让人蒙圈了,会面临重要的选择,什么城市?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幸福寄托于未来,等到长大就好了,等到毕业就好了,等到工作就好了,等到退休就好了,等到......
于此此相对的又是缅怀过去,天真无邪的童年,年少快乐的求学时光,逝去的青葱岁月......
可是构成我们的一生的,就是我们当下的时光,真身切切,有苦,也有此刻的快乐。因此要安于当下的自己,因为这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而面对真实的自己需要莫大的勇气。
未来不过是自己的虚幻想象,过往不过是自己的美化回忆,只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世界。
那么与“安”相对的就是“不安”,如果不安于当下,你会发现自己被巨大的空虚所包围,活在一种焦虑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休闲,也会成才自己不务正业的把柄,成为自己不努力的证据,深深谴责自己。那么当然会痛苦。
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风景,而我们要与生活讲和,安于当下,融入到生活中,做自己。
童年时,做个充满好奇心天真的孩子:少年时,度过单纯的学生时光;青年时,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各种选择;中年时,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老年时,做个睿智有趣的老者。如此,你不会羡慕别人的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因为你每个阶段,都认真走过。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安于当下的自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其实,不管何时,都要有所依。勇于做最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