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在干掉兄弟段、囚禁母亲后,受到了卫国联合宋、陈、蔡以及鲁等国际联军的干涉。为了生存,郑庄公只得忍气吞声,服了软,内心中,自然是耿耿于怀。
在领头的卫国发生动乱之机,郑庄公联合邾国,瞄准了宋国,突然出动大军,一路顺利,最终攻入了宋国都城商丘的外城郭。
宋殇公被围在内城(宫城)里,赶紧派人向盟友鲁国求救。
鲁宋两国既是盟友,又存在着姻亲关系,援助当然义不容辞。
出兵援宋前,鲁隐公顺嘴问了使者一句:“郑国兵现在到哪儿了?” 宋使者答道:“还未到国都。”
就是这一句话让形势翻转。
因为宋国的困局,消息早就传了过来,鲁隐公心里犯嘀咕:你来求救,居然还撒谎,到底想干什么?!于是,直接翻了脸,把宋国使者赶了回去。鲁、宋关系出现裂痕。
单就这事儿而言,宋人做的很不漂亮,你不说出真实情况,援军两眼一抹黑,战场情况不明,肯定会出行失误,出现没必要的牺牲。可今天的我们,倒也能理解宋人的担心,一旦说出真实情况,鲁国人一看,你都惨到这份上,我出不出兵,意义也不大,万一再有了坏心思,出现配合郑国,分杯羹的举动……
双方各有小算盘,最终联盟关系在猜疑中,出现巨大裂痕。
未来的春秋小霸郑庄公,自然不是吃干饭的,发现鲁宋两国有分裂迹象后,立即派出使者,携带礼物,与鲁国修好,就此轻而易举,便将鲁国拉入了自己的阵营。
形势果如最悲观者的猜测,郑鲁联兵,开始痛打宋国。
这便是一句谎话的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