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层面的感知,而非物质层面的丰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有钱的人其实活的不开心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精神层面的快乐有很大程度也依赖于物质基础,也就是“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道理由来。
关于如何获得幸福有以下几种公式:
1.幸福等于现实减去期待;所以有效办法就是降低期待,提高现实。也就是不要好高骛远,同时脚踏实地。
2.幸福是为爱的人或物所奴役;
这个观点可以引申出以下三点:
一个只追求自由而没有任何寄托的人很难获得幸福,而也同武志红的心理学观点不谋而合:人要活在关系中;
当你选择爱人时,最完美的情况是你爱的人刚好也是爱你的人,你们在相互“奴役”中获得幸福,才能使得关系取得平衡,从而维持更稳定和长久的亲密关系。但是有时候世事两难全,当你在很爱自己的人和你爱的人之间选择时,还是建议选择后者,因为为爱的人奴役,幸福就会油然而生,人生来就是这种受虐狂么?也许幸福不是你获得了什么,而是你付出了什么?
这也解释了最近热传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观点:父母是我们直面死神的一堵墙。就像63岁的费玉清,宣布退出娱乐圈时,引起一片哗然。
但了解背后真相的人们,却留下了久久一片沉默。
他在信里坦诚地诉说:
“这么多年来,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却也忽略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当父母亲都去世后,我顿失了人生的归属,没有了他们的关注与分享,绚丽的舞台让我感到更孤独,掌声也填补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点都让我触景伤情……”
这个和最近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当我所爱的人都消失不在时,我可能会失去所有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人生顿时就失去了意义和责任,除非我将这份爱去移情或者新的发掘,但是我不知道那时的我是否可以坚持到找到新的所爱…
3.武志红说:同时当投入地爱一个人或者做一件事,幸福就会降临。其实这个观点和第二个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4.芒格说:凡事都反过来想。所以想如何获得幸福,可以先思考下如何获得不幸和痛苦。方法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比如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懒惰不上进、染上酒瘾赌瘾等依赖症、滥交得上艾滋…
以上四个观点定义了幸福,所以要想获得幸福,可以是投入地去爱一个人,爱一件事等,把握当下,放低期待,同时要非常有原则和自律地去避免路上的任何阻挡因素,幸福就会照亮你前方的道路。
网友评论